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设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设的路径分析

汤少岩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新技术研究所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双创”的具体形势,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定位,给出了包括科技创新活动内涵与主要内容的建设路径分析。

关键词:高职科技创新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集中精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个省市、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都大力支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这些学科竞赛与学生团队项目,一方面塑造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另外还诞生和孵化出一些创新项目和高科技公司。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其中“知”可以理解为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行”指的是课外科技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制造。科技创新活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必要与有益补充,作为与教学的互动环节,这也是构成素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大学阶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目标定位

1.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事创新活动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深化专业建设。专业是课程的序化,所以专业建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知识是顺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之一,它不但包括知识的深度,而且包含着知识结构。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就需要吸收、内化更多的知识并且运用到创新创造活动中。

2.克服思维定势,拓宽思维技法的运用领域。思维定势是阻碍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打破思维定势,学习并运用多种创新技法。常用的创新技法主要包括群体集智法、列举法、设问法、组合法、联想类比法等。

3.提升科技素养,强化科学实践能力。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存在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等弊端。教材的编写是由教学团队来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忽视了学生这部分群体的学习诉求,因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提升必须首先要培养其批判的、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深度思考的能力水平,进而为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化奠定基础。

二、科技创新活动建设路径分析

1.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科技创新活动从本质上说是属于创新实践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深化素质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效果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将会有力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科技进步,助推国家的创新驱动。

2.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1)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在具备科学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尽量让相关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彻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关于创新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毕业前进行的创新创业培训,另外在专业培养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创新相关的选修课,比如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2)举办关于创新方面的讲座。讲座分为科普性质与学术性质。在学生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可以多接触一些科普性质的,在高年级可以进行一些与学术有关的讲座。以讲座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兼顾学生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行灵活处理。(3)组建学生学术性社团。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中非常普遍,社团按照具体从事的内容可以分为学术性社团与非学术性社团。在学生中组建学生社团,定期不定期举行一些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另外在社团内部还可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4)组织学术性竞赛。按照社团→系部→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级别对学生学习的效果或者科技成果进行层层筛选,在实际应用中夯实学生的基础,历练学生的各种技能。同时,在备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标准意识、程序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适当进行专利申报与科技成果转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专利申请文件的组成、专利要求书的撰写、专利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对于创新产品进行提炼、归纳与总结,重点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文件进行说明。分析创新产品的适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夯实所学的知识,增强大学生管理自我、管理认识、管理沟通与管理项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包括心理、思想、科学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127-132。

[2]余华东论创新思维及其过程[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