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练习,改善政治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创新课堂练习,改善政治课堂教学

刘喜如(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武平364300)

作者简介:刘喜如(1968.5-),男,中教高级,教育学士学位。

【摘要】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合作、探究等途径达到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实现自我价值,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堂;政治课堂;创新教学

Innovationclassroompractice,improvementpoliticsclassroominstruction

LiuXiru

【Abstract】Thenewcurriculumchangeofdemandtradition’seducationalmodel,theinitiativestudiesindependently,namelytakethestudentasthemainbody,takestudent’sfullscaledevelopmentasthecore,throughwaysandsooncooperation,inquisitionachievestothesocietyandtheself-understanding,realizestheself-value,duringthisprocessraisesstudent’sinnovationmethodandinnovationability.

【Keywords】Newclassroom;Politicalclassroom;Innovationteaching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做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模式,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厌学的负面影响。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合作、探究等途径达到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实现自我价值,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课堂练习作为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堂练习,同样要创新,以创新来达到清晰地识记知识,深刻地理解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的目的,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和领会,笔者对新课程下的作业改革做了一点尝试,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课堂练习的创新。

1课堂练习设计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主要采用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题目形式,这种形式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弊端,是人才的浪费。我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树立大课堂的观念,突出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即通过讲故事、演讲赛、辨论赛、讨论会、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真正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同时,我在讲解练习或试题时,经常地、灵活地对原题进行变式练习,以达到强化知识点、提高辨别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一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①变换题型,如将辨析题变换成综合论述题,将选择题变成简答题,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②变换考查范围,如由考查哲学的唯物论变为考查辩证法或认识论。③变换考查角度,如由考查它们的区别变为考查它们的联系。④根据最新时事材料改编原题。

2课堂练习设计主体的创新

传统模式的课堂练习形式,内容是由老师选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教学的指向性,完成既定的教学的目标。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被充分而有效地挖掘出来。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设疑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爱因斯坦:“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以练习的形式提出问题,尝试设置各类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而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和问题意识。

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作业(目的是体验喜悦,激发做作业的内驱力);做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作业(目的是体验不同的自我需求);做你能够胜任的作业(目的是体验成功,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从过去对作业的消极应付转变为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改革后的作业,学生普遍感到新奇、轻松,颇有兴趣,所做的作业字迹工整、认真。

3课堂练习评价主体的创新

以往的课堂练习多是先由老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最后由老师评价学生的回答,讲解答案。创新课堂练习要求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分组的形式相互探讨,最终由小组代表发言讲解答题,讲述思路,之后由其它的同学代表来评价各组的答案、思路以及在这一过程的表现(包括团队意识是否强烈,表达是否清晰,仪表是否大方),实现互讲互评。这种开放式学习评价模式实现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突出了了评价的多元化,体现了学习评价的民主化,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反思、主动发展。

我倡议学生“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在作业本中以书面的方式大胆地与老师对话,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向老师指毛病、说建议、提要求、谈感受,让学生真实地评价老师的表现。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释放自我,拉近师生情感,形成合力,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总之,我通过实施对课堂练习的创新,给政治课堂练习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老师的负担也大大减轻了,老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善学,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真诚地希望自己以教育家的真知灼见为纲领和准绳,在创新政治课堂练习上多钻研、多探讨、多反思、多总结,使它充分体现因教材的弹性化和培养兴趣的人文化,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