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3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

赵忠庆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661199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习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应用于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探究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学高职高专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而不能只顾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学习者是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在学习中被动的接受外部刺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可以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给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探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机器,学习不是教师简单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主要起帮助和支持的作用,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经验,这种建构别人不能代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是学生,学习者并不是机械地存储知识,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所需的东西。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去拓展新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传递信息给学生,而要掌握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领悟,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二、当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1.满堂灌现象比较普遍

当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传统的思想和教法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现象比较普遍,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被教师主宰。“满堂灌”的不可取之处在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中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发展、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的现象比较普遍。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没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学生应该始终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改进教法和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相对薄弱,得到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是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原中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来就偏少,有些又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成。教师的理论深度,教学经验和相关知识明显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繁重,基本上疲于应付,成了讲课机器。教师学习和再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僵化、空洞,不善于用科学理论诠释现实社会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索然无味。

3.应考现象比较突出

提到应考现象,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很熟悉,并能够马上联想到我国的基础教育,但一般都不会和高等教育联想起来。然而,长期以来,大批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他们在学习中仍然受应试教育遗毒的影响,大学生的应考现象十分普遍。加之大多数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要采取单向灌输的被动教学模式,应对考试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动力。高校大部分的学生,从第一堂课起,就关心的是考什么,而不是学什么,做什么,可以怎么用。学生在教学中将主要精力用于记忆式学习,而非理解和内化。还有些学生平时根本不学,把考试通过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考前任课教师勾的重点,然后进行突击记忆。难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将来会如何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这一非正常的现象,教育工作者绝对不能熟视无睹,应该给予极大的关注。

三、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思路

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观是建立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学习不应该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活动。学生凭借原有的学习基础再借助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针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势在必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努力追求教与学的优化,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思路就是研究“教法”与“学法”两大问题。“教法”就是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的局面,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学法”就是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以下过程:

1.精心设计导学提纲,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提出问题开始。通过提出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在研究学情和教材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好导学提纲,供学生自学。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存疑、质疑,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我在上概论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让学生首先观看两组录象、图片,思考两个问题:(1)环境被污染和破坏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2)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先看一组反映“生态良好,环境没有污染”的录像、图片(学生看),再看一组“生态不好,环境污染”的图片(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说),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其它问题。学生通过强烈的对比,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这样,学生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课堂学习中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现实,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从而能做到饶有兴趣地开展自主探究。

2.开展尝试探究,引导学生过好自学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需要一定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源于情境变化的刺激。如我给概论第八章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设计的导学提纲是:(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2)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什么?(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4)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是什么?(5)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6)我们必须树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理念?(7)尊重自然有什么要求?(8)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什么?(9)顺应自然有什么要求?(10)怎样顺应自然?(11)保护自然有什么要求?(12)怎样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3)当代大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应该怎样做?在导学提纲出示后,教师要指导好学生自学,帮助学生过好自学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完成。现在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可读性强,学生可根据教师出示的导学提纲独立地进行探究尝试,通过阅读、观察、思考、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主动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以期找到正确的答案。把主动建构权交给学生,这是职业高校教师应该确立的教学理念。

3.开展探究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释疑

建构主义学习观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自主的建构活动。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主动建构的需要出发,提供良好的讨论空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过学生的自学,在学生尝试个人思考、探究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采取合作式探究,各抒己见,思维互补。这种成果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得到提升。学生对一些存在分歧或是难理解的问题展开探究,在讨论探究中对相关问题形成共识。这种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努力思考、用心讨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完成对疑难问题的解惑和知识的建构。

4.推出结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概括知识的能力

经过学生自学讨论后,由小组推荐或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归纳解答要点,同学间互相补充。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把初探和交流中所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推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时刻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组织、激励、点拨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在职业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的目的是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在教师的促进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理解过程。学习不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5.教师精讲,强化要点

在学生的整个自学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在指导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精讲少讲。通过教师的精讲,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力求使学生对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教师的点拨对学生的学习要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通过“精讲”,教师才能算是真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建构主义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总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是学生,教师在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只是起到帮助和引导作用。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已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满堂灌现象,改善教学途径,教师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将建构主义应用于职业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知识建构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楠论探究式教学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2]惠锡萍建构主义理论在职业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期。

[3]范留君探究式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安阳大学学报,2004,(3)。

[4]陈新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刍议.发展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