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盛夏,蔷薇花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那年盛夏,蔷薇花开

刘秋玲

刘秋玲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710038

摘要: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只要你倾注了爱心,就会发现:育人的途径有千万条,育人的契机无处不在。思维课堂,教孩子学会学习;阳光课程,滋润生命丰盈成长;智慧评价,引导学生体悟成功。只要有爱,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生命的活力,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关键词:思维课堂阳光课程智慧评价

春风拂过草木,为沉寂了一冬的荒野带来勃勃生机;溪流走过山林,为休眠了一季的生灵们带来朦胧湿气;阳光掠过大地,为每一片土地披上金色的羽衣。我们,三尺讲台的寻梦人,在每一个收获的秋季,迎来一粒粒满含希望的生命花种,自此小心养护、细心照顾,期待他们能够沐浴阳光、快乐成长……

一、思维课堂载梦起航,立足实际助力成长

思维,亦作“思惟”。辞源上解释为思量、考虑,指人类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身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最早出自于《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思维能力对于人的重要性。研究思维课堂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人都认为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配合着人类的一切智力活动。

第一阶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新事物的推广总是艰辛的,气泡图、圆圈图、桥型图以及流程图和复流程图,八大思维图示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仅沉淀着孩子们那颗兴奋的心,也考验着我们创新探索的意志力。

第二阶段:小荷已露尖尖角,只待蜻蜓立上头。在孩子们掌握了八大思维图示工具后,我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会思维导图——这一更高级别的思维工具,使孩子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能够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描述与分析,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够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重要环节。随着孩子们对思维导图的逐步掌握,我的直接性思维课也宣告全部结束,万事已俱备,只欠一东风。

第三阶段: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孩子们掌握了基础性的思维工具后,我将它正式与我的语文课堂结合起来。从板书设计到习作提纲,从方法总结到期末复习,我的课堂上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思维气息。孩子们在思维工具的运用中体味着别样的乐趣,他们不但在语文课上使用,而且数学课、英语课也成为了他们尝试的天地。

二、阳光课程润泽生命,关注身心砥砺前行

如果说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圣地,那么课程则是灵魂丰润的源泉。在纺织城小学“3×2”阳光课程的辐射引领下,我们班的课程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思维训练课让学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自信教育课让学生学名人小故事,养自信好心态;校园演播课让学生在方寸小舞台感受人生大智慧;时事播报课,让学生关注热点、聚焦时政,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的诵读课程。

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吟诵圣人的篇章,倾听古人的教诲,我在课程建设方面做到了三保证:一是时间保证。每周的周二是我们班的经典诵读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二是内容保证。在家委会的倡议下,家长们发挥自身资源,为全班同学印制了诵读教材。以《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为基础,延展至《笠翁对韵》《千字文》《陋室铭》《将进酒》等经典篇章,分三四五六册逐年推进。三是活动保证。几年的时间里,我在班级中组织了大大小小的诵读活动几十场。“诗词”大会,孩子们一展自己的诵读风采;“朗读者”活动,小小朗读员们可以和名家媲美;新春诗会,与众不同;“我邀明月颂中华”,用独特的方式向国庆献礼。一场场活动的举办,一首首经典的诵读,活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理念。在唐诗宋词中,在秦文汉赋里,我的孩子们读《增广贤文》聆听先贤的真言,读《长歌行》感悟时间的流逝,读《满江红》看英雄凭栏处,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品味诗人的拳拳报国心……

三、智慧评价激发潜能,正向引导感受成功

1.七色赏识卡,激发潜能。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地期待正面的表扬和鼓励,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推动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实践探索中,我运用学校“阳光文化”理念,精心设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阳光赏识卡,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智慧评价。

2.作业免写券,培养习惯。除了阳光赏识卡,我还在课堂作业方面实行了作业免写券。对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的孩子发放作业免写券,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换取劳动的果实、品尝成功的乐趣。

3.阳光小福利,荣誉导向。获得七色赏识卡或作业免写券达到一定数量,可以享受班级的阳光小福利。

“教育是一扇门,轻轻地推开它,里面应满是鲜花和掌声。”秦文君女士诗情画意的描述里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倾注爱心的教育,必将迎来每一季的蔷薇花开!

参考文献

[1]伯兰特·罗素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华东师大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