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就要美美地朗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美文就要美美地朗读

彭华

彭华

摘要:听、说、读、写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语文能力。笔者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笔者认为:没有书声的课堂不是语文课,朗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朗读是一种生命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写好还需多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认真引导学生去朗读、细心去品味,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而成功的语文教学就是需要利用朗读的,因为美文就要美美地朗读。

关键词:语文;美文;语文素质;语调;美美地朗读

朗读是把原本诉诸视觉的言语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言语的创造性对话活动,通俗地的说就是念出声。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朗读是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发生精神交流。笔者在教学中认真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丰富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发展智力。过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认识。今天,乘着课改的春风,笔者有幸参加孟照彬教授的“MS-EEPO有效教育”培训学习,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课堂上要丢掉“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还课堂朗朗书声,给语文教学带来清新之气。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成功之处就在于重视朗读。笔者认为没有书声的课堂不是语文课,美文就要美美地朗读。下面是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一些看法,其中有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朗读的特点

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复活”的结果就是两者的交融。“复活”不是简单的模拟,因而不能片面地追求“形似”,而是以心去发现心,更要追求“神似”,文本之美生成于阅读之中,所以美文要美读。

朗读是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而非有口无心式的“念经”。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及作者的“对话”,是朗读者以自己的生命律动去叩门,探究文本的生命律动,力求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学生一遍遍朗读”就是在和文本及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他们才有可能不断地深入文本的世界,与文本发生精神交流。于是,文本进入学生心灵,学生融入文本之中。下面是某位学生学习《七颗钻石》的表白:

听着教师极有人情味地朗读课文: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教师读得很慢。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从银的变成金的。慢慢地,我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图景:生病的妈妈就要死了,母亲爱女儿,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把水让给女儿喝。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被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打动了,母亲对女儿的爱让水罐变成金水罐。这时我也想起自己的母亲,满头白发的母亲佝偻着背影。

按照教师的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起来。借着教师已经营造的气氛,我们也时缓时柔,时低时高,时轻时重,读得津津有味,发音也格外有感情。分析讨论时,教师只稍作点拨,我们就领悟了。这节课,朗读犹如春雷,激活了文字间的情和爱心意识。原来,美文就要这样美美地朗读。教师和学生通过朗读走进了文章的世界,唤醒了师生对爱心的理解,全班学生都把握住了课文的感情基调。

朗读是对文本意义的创造,在朗读中将书面言语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言语,这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转化,而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学生要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展现是读者实现的一种再创造,因此,不同的读者读相同的句子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笔者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语文课,一位女生朗读《再别康桥》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带有淡淡的哀愁的语调,三个“轻轻的”低沉、缓漫、轻读,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

因此,朗读是一种饱含感情的再创造,不可能千人一面,不同的朗读反应了学生们不同的情感创造。

二、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朗读是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位的捷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具有绘画美、音乐美的诗歌,这种音乐美只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体会。学生将规范的书面言语的符号对应转换成口头言语的“出声朗读”时,就是自身语感与文本的碰撞、交流、融合,学生原有口语中那些不合乎逻辑的、无条理的、贫乏的言语表达得到矫正,有利于培养言语表达的流利性和促进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在感受、发现、理解别人传递的思想感情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在上课时,笔者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平时课外活动时,当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论次,但上课拿书本朗读时却基本清楚。因为在口头表达时,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有声语言,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说话者有较强的语感能力、更多语感的表现和运用。而朗读是把文本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这种转换,有现成材料,有文字依托,较为简单,语感较弱的人也能完成,而“完成”的过程往往就是他的语感由弱到强的提高过程。因此,肯在朗读上下功夫,美美地去朗读课文,就能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朗读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朗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协同运动,感官刺激能形成朗读能力和习惯。笔者班上的学生每周一、三、五早读语文,学生进教室就自觉拿起书本,朗朗书声在校园里飘荡。朗读可以创造一个认真学习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进入最佳心理状态,这对于语文学习中注意力的维持、记忆效率的提高,对于展开想象、感受情感以及语言音韵美的领悟等都有显著作用。

朗读可以丰富语言仓库。朗读就是积累的过程,古今中外名言佳句、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名句总是在悄悄地丰富学生的言语仓库。

三、加强朗读指导

阅读水平的高低常常通过一次朗读清楚地反映出来。如果该停顿的没有停顿,声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都没有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甚至还有漏字、加字、读错字音等现象,这就说明朗读水平低。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是关键。文本中个性化的语言,在教学中只有认真引导学生朗读,细心品味,才能体会到。

正确的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激发生命意识,设置对话情景,指点朗读方法。

实现朗读的目的根本在于意识的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应用,语气的转换,重音的确定,节奏的变化等,都是对言语所表现的生命意识的感悟。不能单纯照字读音拿起书就念。只有生命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作者、文本和读者的态度感情才能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朗读者与听众是互相感应着的对话双方,朗读一定要“心中有人”,这个“人”可以是同学、教师、自己、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等。有了倾听者,哪怕这个倾听者是朗读者自己,朗读也能形成对话,而设置对话的情景、交流的态势,朗读才能获得生命。

任何朗读都是受朗读者心理状态支配的,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时注意如下问题:

1.究顿连和重音。顿连就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顿歇和延连,也可以说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这是朗读者安排顿连的重要依据,有标上符号的地方,需要连接,没有则要顿歇。

重音是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某个音节都称为重音,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字样。重捶、重读是突出,轻读、拖长也是突出。可以快中显慢,也可重中见轻,还可高低相间,虚实互转,前后顿歇等。

(2)要注意语调和节奏。语调是语气外在的快慢、高低、长短、强弱、虚实等各种声音形式的总和。凡表示疑问、愤怒、惊异、请求、命令等句子,用昂上调;表示肯定、感叹、请求、祈使的句子,大都用降抑调;叙述的语气用平直调;辩对语气用弯曲调。这些都要从感情思想的变化细加琢磨,并通过语调的训练在朗读中准确地表现出来。

朗读中的节奏是指在声音连续运动过程中长短、强弱、快慢、抑扬、轻重、虚实等交替形成的节拍。速度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读所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比如紧张型、轻快型、高亢型、低沉型、凝重型、舒缓型等。

(3)要注意语气。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语气是内在感情的外在形式,语气的千变万化来自于情感的千姿百态。

总之,笔者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告别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做法,今天提倡的是在美美的朗读中,笔者总是力求朗读者在和文本进行心灵交流时,能将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再创造出来,从而使朗读者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文素质。而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因此,语文教师应加以严格训练学生,因为朗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感悟,“心悟”而后“口读”,所以,笔者呼吁学生们要美美地朗读美文,让自己在朗朗读书声中畅游、陶醉吧!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邮政编码:54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