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刘 敏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导师制的现状和问题,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前提,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导向,在专业培养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分段指导、团队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本科导师制度内容体系。本文探讨了一种学生、教师、社会三方共赢的本科生导师制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策略

前言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更多高素质的教师参与到本科教学工作中来,要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推动师生关系转型,拉近师生距离,改善教学质量和水平,许多大学已经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教师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和专题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给同学们指明前进的方向,鼓励学生朝着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努力,成了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1我国高校导师制发展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学生是我国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技术研究的生力军。当前,很多高校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这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

1.1指导学生快速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

本科生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转变学习和思维方式,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导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改善自身不足,迅速融入集体生活,学会沟通,学会独立生活。

1.2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本科导师制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的沟通与理解,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优点和缺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和评价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建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共同成长进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目前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2.1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够明确

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发挥专业教师优势,在课堂授课之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科阶段学习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还不够明确。有些导师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工作,指导内容不明晰,如果过多地介入学生生活,学生会反感;如果过少地指导,又达不到效果。此外,学校对导师工作考核和奖惩制度不健全,导致有些导师在指导学生时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指导过于随意,目的性不强,效果不理想。

2.2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

由于大学扩招,教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导师人员缺乏。缺乏导师就不能因材施教,造成导师制流于形式,没有收到理想的引导效果,有悖于导师制的初衷。此外,有些大学的导师每学期只与学生进行一到两次面对面的辅导和交流,如果无法真正了解这个学生,指导成为空话,导师制则成为口号、形式。

2.3缺乏监督和管理

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导师能否主动联系和指导学生,学生能不能主动向导师求助,还缺乏适当的监督管理措施,大学一直在“宣传建议”, 可以从各种“总结报告”中了解导师的指导作用,但是还没有可行的管理办法。这些问题证明了这一点,我国高校导师制还不成熟。因此,高校应共同探索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校发展路径,不断发展和完善导师制。

3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1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突破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通过本科生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实施本科指导教师制度,允许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

根据本科生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让本科生进入导师团队的课题组,形成以导师为指导,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为补充的科研梯队。低年级本科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实习时间参与科研活动,积累科研经验;到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阶段时,就可以更顺利地独立完成一个小项目,取得一定成果。。在此期间,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按步骤进行,教师要做到严格与鼓励相结合,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要求具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科研过程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经过几年的训练,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形成了严谨的科研精神。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师评价制度

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涵盖大学生导师制的工作过程和效果,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德性"方面,评价导师的政治信仰和教育创新观念、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从"能力"方面,评价导师的学术创新和教学能力,以示对教师和学术界的尊重;在“勤奋”方面,通过《导师指导手册》等具体内容,评估导师与学生的接触频率和实施质量,以及导师能否积极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成绩”而言,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学生成长表现为主要依据,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获奖情况。

3.4健全导师制激励约束机制

如何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当前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主要压力。高校教师普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追求,且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很多时间和激情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为此,学校要尊重教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有机结合。对导师的考核,一方面要与教师的工资、职称评定和晋升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导师,在年度考核、在职培训、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照顾,并且要实施进行表彰和奖励。如果导师引导学生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发表课题或参加重大学科竞赛获奖,学校在给予学生奖励的同时,需要对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体现对导师工作成果的肯定和尊重。

3.5制定有效的导师遴选机制。

本科生导师选拔是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关键。教师的师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师德方面,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坚持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创新理念,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以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为基础,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教学科研经验,熟悉学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及整个培养过程,能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也是导师遴选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通过自己的科研实践,掌握本学科某一方面的最新发展,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力。

结束语

本科生导师制体现了“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逐步完善。实施本科导师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于丰园.中国导师制研究的回顾与 展望—— — 基于文献的科学计量

分析[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G251),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