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 ·引导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自学 ·引导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陈黎辉

福建省仙游县金石中学 福建莆田 351200

摘要: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不仅是家长的事、更是学生自身的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由于数学知识内容抽象、并且逻辑性较强,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再加上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足,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为重点,以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为目的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自学理念;初中数学;教学初探

就如上述所说,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学校的传授、也不仅是家长的教育,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引导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同时也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基础。更何况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1. 自学·引导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 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当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不必在长篇大论的讲述知识,也不必想尽办法来吸引学生。并且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在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中还可以更全面的思考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种学习状态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重点开展教育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并且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实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1. 发掘学生的潜能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发挥了大脑潜能的一小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的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和进步。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也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想尽了办法,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的潜能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深入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自学·引导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和良好行为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进而摆脱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程教学时,在以前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已经讲述过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会容易很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并且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自己对本节知识的人认识和看法,对于那些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向教师请教。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开展自主学习,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当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留一些练习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上的自主学习效果,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对练习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1. 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而是除了成绩之外还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可以说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全面人才。因此,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调查》这一课程教学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创设出一个调查学校体育器材使用情况的情境,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情况,然后将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计算出哪些设备需要更换、哪些设备储存还比较多,从而帮助学校做好体育器材的采购和维护。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当今知识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传统的教师授课变成了网络学习,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也会主动的利用电脑查阅资料,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学习,并且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候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解决的方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中数学《画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除了讲述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需要进行拓展性教学,比如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场景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捷等等,比如眼镜的设计、陀螺等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拓展性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让学生阅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学的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氛围,其次要为学生开展自学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或者开展一些拓展性教学来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永.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

[2]鄂国海.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3] 刘涛.浅论学讲模式下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