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

胡小林

四川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小学数学中,计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新课改倡导下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从核心素养出发,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引言:运算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手段,运算能力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解决数学的计算问题,还需要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学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中要基于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计算能力在核心素养中的价值

(一)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主要是以课堂来进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活泼,好奇心强,但没有学习意识,这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好指导的工作,主动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满足现阶段教育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科都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核心素养下教师进行计算教学,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从数学方法和观念出发,解决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很强的关联性。

(三)确立核心素养的地位

计算能力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如果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其他的知识,但没有掌握计算知识,对学生的综合学习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思想与本质的一种体现,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对数学的思想与本质进行深入的挖掘,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一)深化运算概念

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在理解方面存在不足,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按照教师“背诵式”的方法来学习,而不是对知识进行理解后学习。教师采取“背诵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计算知识,但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可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而且很容易遗忘,这种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的概念进行深化。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概念时,可以这样表述“分数是整数的一部分”接着教师可将粉笔分成2段,让学生知道每段粉笔是原粉笔的5f86a40bc7b2b_html_23908e561ce4130.gif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分数的概念,也能够对整体的概念进行了解。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他们主动去探究知识。这要求教师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意识到自身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教学中[2]。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计算时有正确的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数学计算是有趣的,这样学生对数学计算会有很强的意愿。以人教版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28×12这个算式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25×10,14×20的算法,之后引导学生猜测28×12这个算式的算法,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知识。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讨论这道计算题的算法,学生在讨论之后,能够得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再向学生讲解这道题的思路,能够让学生理解地更加透彻。

(三)教给学生计算的转换方法

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计算问题进行转化,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数学的计算。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这节课的知识会涉及到小数的乘法,教师在进行这节课的计算教学时,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去商场买东西,一瓶牛奶的价钱是3.5元,学生想要买8瓶牛奶一共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方式与整数计算有哪些不同之处,并让他们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的方式进行竖式计算。学生可以将牛奶3.5元当作35角,买8瓶牛奶所需的费用是35×8=280角,在计算之后可结合1元等于10角来对上述的计算进行换算,即280角=28元。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巧,以便快速地计算出答案。

(四)多重训练

学生需要不断的练习来巩固计算能力,教师为学生安排课后作业能够让学生对计算的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布置许多的题目,这些题较为简单,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3]。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提高作业的布置质量,同时也要改变作业布置的方式,可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来布置题目。另外,教师可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增加日常的口算训练,在进行笔算之前要先口算一下,然后再用笔算检验结果,让学生在考试中谨慎计算,避免因为马虎而出现的失误,这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此外,教师在选择题目时,要选择能够引导学生逆向思考的题目,或者是让学生从另外的角度去解决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这些题,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这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分组教学,尊重学生差异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理念进行培养,在班级中积极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小组教学模式不仅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可针对班级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小组,可将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分成一组,分别负责记录组内讨论情况和组内发言。教师可将一个具有复杂计算过程的问题交给各小组自行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运用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运算,并与其他组内成员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与探讨,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理念,同时也在具体讨论活动中,进行思维碰撞,使学生在思考与发言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计算思路与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这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着全面地了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1):113-117.

[2]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3):57-61.

[3]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