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五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意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浅析初中数学“五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意蕴

杨禄忠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万兴中学 678201


摘要: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初中数学本身的特点,而“五问式”教学模式正是符合新课标这一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五问式”教学模式——“引问”“互问”“审问”“追问”和“品问”五个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育理论、数学理论等理论意蕴,以期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五问式”教学; 理论意蕴; 

迄今为止,西方教育学已经发展了三百多年,我国现代教育学也拥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通览文献后发现,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较少。初中阶段乃是人生学习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期,因为它决定了今后人生的大致走向,或是继续高中学习走求学之路,或是步入社会打工,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合适的教育,那对学生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因此,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研究要更加关注初中教学的发展。本文着眼于初中数学教学,期望通过分析“五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意蕴来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下面“金字塔”理论体系表示的是“五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意蕴:

表1 “五问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 

五个环节

学生活动

学生角色

教师活动

教师角色

引问

自学

思考者

慢一步

引导者

互问

互学

交流者

退一步

指导者

审问

“教学”/问学

讲授者/评议者

停一步

欣赏者

追问

探学

探究者

让一步

鼓励者

品问

悟学

提炼者

缓一步

帮扶者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表2 “五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意蕴 

五个环节

问点所在

教学原则

教育理论

心理效应(师)

心理效应(生)

引问

目标点

掌握学情原则

自主探究理论

沉锚效应

酝酿效应

互问

重难点

集体建构原则

对话合作理论

霍桑效应

海潮效应

审问

争议点

鼓励帮扶原则

高峰体验理论

期望效应

鲶鱼效应

追问

拓展点

逐层深入原则

教学做合一

门槛效应

飞轮效应

品问

总结点

适当留白原则

知识整合理论

留白效应

迁移效应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在“引问”环节(“目标点”,也即课堂目标,学生“扪心自问”),学生是作为“思考者”在自主“自学”,教师要“慢一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并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引导学生学习。1教师在此环节掌握的原则是“掌握学情原则”2,即教师在学生自学阶段在班级内巡回走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精神状态、课前准备、思维困惑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在巡回走动的过程中虽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诱导,但是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学来完成,其主要体现了布鲁纳“自主探究”的教学理论。这一环节在教师方面所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沉锚效应”,也即“抛锚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学习单元中,如此在潜移默化间设定了教学目标,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是“酝酿效应”,即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两者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凝结出新的经验。此环节体现的数学精神主要是“理性思考的精神”,也即,焕发学生理智的情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其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味道分别是逻辑思维、抽象思想(经过思考、推理,把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内容抽离出来)和抽象性。

在“互问”环节(“重难点”由学生研讨得出,或者教师指出,学生也可以质疑),学生的角色是“交流者”,他们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并推举出小组长,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战斗队伍,经过一番探讨最后把小组的研讨成果呈现在“小展板”上。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他不断地在小组间走动,间或作以指导。教师要“退一步”,退出小组研讨的空间,但是依然要根据各组展板展示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判断、挑选出2-3个“学讲”小组。教师在此环节掌握的原则是“集体建构原则”,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集思广益、合作共赢3,要体现哈贝马斯“对话合作教学原理”的精神和力量。整个过程,教师要充分运用“霍桑效应”的魅力,通过对学生的关注和欣赏来焕发学生的合作力量和学习激情,只要教师启发到位,在学生身上就能够呈现“海潮效应”的威力,即教师的激励能够引发学生的激情。此环节体现的数学精神主要是“严密求证的精神”,要求既要集思广益,又要严密求证,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为了单一求快而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整个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模式是发散思维,要充分挖掘团队成员的智慧。数学思想主要是代换思想,用多元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也即,让小组成员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来代替,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或者是大家一共能够想到几种方法等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体现了此环节的数学味道数学——和谐性。

“审问”环节是“五问式”教学的重头戏(“争议点”),台上的小组作为“讲授者”在“教学”,台下的同学作为“评议者”在“问学”,这时教师要“停一步”,作为一个“欣赏者”在品味学生的演出,并不断给台上台下的学生进行启发和鼓励,如此体现了“鼓励帮扶原则”的旨意,学生展示的过程体现的是马斯洛“高峰体验”理论的魔力,让学生不断获得赢得性成就感和建立自我认同(当然是逐步形成的,不是一节课就一蹴而就的,如此需要一段时间实践锻炼),教师方面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期望效应”,台下的一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会出现“鲶鱼效应”,即在他们的搅动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如此数学课堂不但能够锻炼学生准确表达和怀疑批判的数学精神,而且能够训练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数学思维,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辩证的能力,能够锻炼学生在各种“可能性”中开发智力。

结束语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课堂提问才会真正的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刘宗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10.

[2]周瑞.高中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