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0
/ 2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何威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渠桥九年制学校 753406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对所学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利用这一思维能力懂得应当如何对所学习到的这些内容进行怎样的处理。小学数学是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之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思维。农村的学生其思维并不够充分,所以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引言:当前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并不高,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质量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这也就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1.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当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能够为学生具体的问题创设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问题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适宜的学习氛围中具有一个更为愉快的心情。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为学生学习创设优良的问题解决情境,为学生提出更多简单但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不断去尝试解决自己所遇到的这些问题。最后,教师要逐渐地增加问题的难度,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暗示性的建议,让学生的思维在不同难度梯度下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学生只有认可了问题解决的学习氛围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问题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学习过程中。

  1. 利用生活教学实例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内容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当摒弃陈旧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加强对教学的创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所具有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对农村生活资源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拿一些花生米、玉米等农作物作为教具,让学生在课上去数这些粮食,学生在了解这些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还可以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举学生与家长一起逛超市的例子,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买了16个桃子,小明送了8个桃子给奶奶,请问还剩几个桃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利用所学习到的数学运算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生活资源的利用也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为简单化,提升学生综合数学学习能力。

三、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加强对自身数学思维的提升。课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所学习到的内容、设计作业内容等。学生的思维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过程中能够得到不断的锻炼与巩固,学习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内容。课程复习也并不是对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而是将教学重点要放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上,让学生懂得应当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应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告诉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去分析与推理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例如,在两位数乘法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能够将两位数分解成为一位数和整十数乘,然后明白整十数乘所得出的积应当写在哪个位置,最后概括出两位数乘应当具有的步骤。当学生掌握了算理以后也能够从更为直观的例子中概括出正确的算法,加深学习的印象,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时候他们的思维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积极性的激发,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时机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思想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当学生对所学习到的内容产生疑问的时候,此时学生的思维也是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精心地设计问题情境,并且在这些情境中巧妙地为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与求知心理上形成一种“不协调”激发出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已知圆周长求圆直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展现数学题。在对旧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讲这样的一个故事:“操场上有两名同学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不能截断这棵树的前提下,应当用怎样的方式知道这棵树杆的直径呢?’此时教师设问学生应当用怎样的方法得知呢?在教师询问下,课堂中充满对知识进行探究的氛围,在这样问题创设环境中也形成了一种悬念,学生也会更为主动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操作的情境,构建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例如可以为学生引入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农村地区学校条件比较有限,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自制教具,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动手操作过程中。如:“圆锥的体积”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容器,课上让每名学生都自主操作实验将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的容器,让学生自主总结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进而推算出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其学习的兴致也会更高,勤于思考提升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认知情境、目标情境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优良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

五、巧妙地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

课上学生可以获取学科知识内容,课下学生则需要对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在不断的练习中锻炼自己的思考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师为学生学生设计的课后作业是否合理与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直接的关联,课上教师也要为学生增加习题的数量,让学生在对相关题目的探究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布置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例如,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薄弱,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多多设置计算题,有的学生应用题能力较差,此时教师就可以为这些学生多多设计一些应用题。课上教师还要与学生一同讨论这些题目,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自主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交流自己在作业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原理,理解数学知识中所蕴含更多的数学学习难点。

结语:

总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是其最为基本的一种学习能力。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为学生采用适合他们成长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红芳.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4):48-48.

  2. 吴世永. 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16):P.156-156.

  3. 韦艳花. 游戏,课堂因你而精彩——探讨如何应用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25):P.1-1.

  4. 党正彪.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24):P.157-157.

  5. 张玉娟.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