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李耀楼

云南省保山市 腾冲市第三中学 云南 腾冲 679102

摘要教师应该立足现实,在课前、课中、课后有目的的实施作业的分层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练习,从而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练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引言

分层作业的布置是老师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必须采取的教学步骤,且更符合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知识基础的教学措施,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使每名学生自觉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下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学目标,实现初中数学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可以进行分层布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组的成绩情况安排相应的作业。日常作业可以使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为基础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继续拓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量和灵活性;中等学生可以在确保基础知识扎实的同时有较大进步,并提高灵活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底线,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学生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通过成功的尝试,建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会做的我都做对了,不会的努力争取。学生完成分层的作业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作业簿中消化当天的知识,从而减轻了学习上的心理负担。教师对学生成功的尝试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善于思考的习惯。要设计好分层作业的问题,我们的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对所教内容的知识要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精心选择,以便可以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对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数学作业的质量,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措施

(一)对作业进行合理分层

刚学完一节新课时,老师要对知识进行巩固,就要布置相应的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接受教学反馈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类,基础性作业,这类作业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适合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直接相关的问题解决;第二类,综合性作业,这类作业主要考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巧妙地将数学定理、法则通过灵活思考,并运用在相关数学问题中解决数学问题;第三类,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整理、加工、归纳,综合运用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学完一次函数后,设置一个课后应用题作业:妈妈带着小红去买练习本,在A、B两个商店都可以买到同样的练习本,已知两个商店的标价都为1元一个,但A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个练习本以上,从第11个练习本开始,按标价的80%卖;B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1个本子开始就按标价的90%卖。(1)小红想要买40个练习本,到哪个商店买比较合适?(2)求出在A、B两个商店中总价Y关于本数X的关系式。3.小红现在有25元,去哪个商店买本子较为合适?这一道应用题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小问题,根据对学生的分组,让A层次的学生把三个小题全部做完;B层次的学生必须做到第二小问,第三小问选做;C层次的学生必须将第一个问题做完,第二小问和第三小问选做。通过学生的分层作业完成情况来看,既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需求、探究需要得以满足,又给予了学生突破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们在作业完成时树立数学信心,获得发展。

(二)分层设计,作业评价

初中生对数学作业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并觉得自己无法按时完成数学作业,这要求老师要发挥激励作用,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状态完成作业。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认识到作业评价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的作业评价。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例如,班上的学生分为优秀学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于优秀学生,他们在完成所有作业后可以得到“优秀”,而且还要都是完全正确的。对于中等生,如果达到正确率的90%,他们将被评为“优秀”;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达到70%至80%的正确率就可以被评为“优秀”。分层评价设计旨在营造一种“比、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学习成就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然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1.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作业布置分层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态度、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将学生们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平时成绩在100分以上,数学学习兴趣较高,接受能力强,上课注意力集中,有探究精神;B层次,平时成绩在70到100分之间,数学学习兴趣一般,接受能力一般,上课注意力较为集中,能够跟得上老师的教学思路;C组,数学成绩在70分以下,对数学没有兴趣,接受能力较差,上课状态不好,平时作业完成较慢,且质量不理想。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时,要告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种分组是会发生变化的,根据学生们的水平和成绩情况,会对分组进行及时的调整,三个组里面的同学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调动,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有助于学生们在不同层次中发奋学习,树立信心。

结束语

分层次的作业设计是提升学生们数学知识能力的需要,更是巩固学生学习能力的需求,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灵活地制定教学作业。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实现分层作业设计和实践中数学课堂高效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J].甘肃教育,2019(01):116.

[2]吴静环.试析初中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