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高中语文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措施

何卫锋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中学 , 陕西 汉中 723300

【摘要】现阶段,本土文化流失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在包容、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发扬本土文化,实现多元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且人们普遍存在求异心理,本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借助课程资源渗透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化传承;理解素养的措施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与突破。它为我国持续推进的基础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求教师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方面,核心素养包括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的创造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就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来说,它们不仅有助于加强高中生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历史演变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体现,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导致学生树立的是为考试而学习的错误观念,不仅无法达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而且会影响学生健康学习心态的建立。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学习,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三)落实时代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心,增强文化自信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部门在语文教材中加入了相关内容,并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内容进行延伸,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认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落实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高中语文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措施

(一)积极挖掘、转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根据课本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合适的教学素材。在使用、转化传统文化资源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其能否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要注意其能否有助于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要注意其能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要注意其能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等;五是要注意其能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具备现代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较好地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高中语文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升教师文化修养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利用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的热爱,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时刻向学生传输传统文化,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燃烧到最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中来,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古诗教学结合

为实现对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有效性,需要在语文教学期间,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古诗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古诗文教学的形式,深入挖掘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文学经典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化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而且通过深入挖掘的方式,有利于防止学生对于文化知识了解的过于表面化,更能在经典作品的挖掘和学习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气息,促使学生真正能掌握其中的寓意和价值观。

(四)借助语文实践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

文化本身就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优秀的文化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思想境界,而不良的文化也会侵蚀人们的思想及身心健康。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鉴赏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设计实践体验活动,通过挖掘学生周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深切感悟,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促使高中生在文化实践中形成完善的文化自觉意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并自愿投身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建设活动之中。

(五)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

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活动,也是高中生用来积累写作素材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优质的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丰富高中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借助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让学生从经典的国学读物与国外名著等文本中提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课外阅读活动基本是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的,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不必对学生提出完全一致的阅读要求。另外,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教师也可适当减少语文练习量,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

(六)加强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

教师要努力在校园中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举办古代诗歌朗诵、辩论、背诵比赛等活动;再如,开展艺术、书法、知识等方面的社团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总结: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围绕“多元共存,平等发展”的观念,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桑吉尖措.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认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70.

[2]胡彩虹.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C].2020:54.

[3]陈丽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文学教育(上),2020(0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