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意象开展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泊船瓜洲》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3

基于地理意象开展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泊船瓜洲》为例

王祝丽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对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下《泊船瓜洲》为例,基于空间信息的类型和尺度,以“地理意象”为视角,由表及里地切入古诗教学,营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与历史文化性,从而推动学生融入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关键词】古诗教学;诗词文本;空间信息;地理意象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艺术的象征,富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气息与民族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有古诗文112篇,约占课文总数的20%,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显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古诗数量的积累已非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在“量”的基础上开始提升“质”的水平,即重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及诗人情感的感悟。“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具有形象性。然而,如何运用形象思维将诗人要表达的抽象的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直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在古诗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以“熟读成诵明诗义”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诗歌自身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诗、想象及描述等环节,使学生完成对诗的诵读、诗意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品悟。现实中,受小学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局限,使得原本活泼的古诗教学停留在释义、背诵等初级层面,浅尝辄止,囿于沉闷。因此,以“诵读”为根基,以“意象”为外延,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拓展古诗学习中的趣味性与文化性,从而较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愈发显得重要。

在古代,受时代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诗人都十分喜爱漫游。因而,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包含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经验则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动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Image”这一热词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文心雕龙·神思》中固有的“意象”这一概念相交汇以来,“地理意象”作为一个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地理因素的文学评论概念逐渐进入到国内人文地理学界的视野中,并与“社会生活意象”、“人类自身意象”、“人的创造物意象”及“人的虚构物意象”等一起构成古诗意象研究的要素。近年来,以“地理意象”为视角对古诗进行多维解读取得长足进展,地理意象也赋予古诗文研究“在三维耦合中回归文学生命意义现场”,即“使人文之化成、文学之审美,与地理元素互动、互补、互释,从而使精神的成果落到人类活动的大地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的阅读与鉴赏除了应对诗歌文本内容的学习,更应该深层次地挖掘学习的方法。温儒敏先生言:“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鉴于地理空间信息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高频率特性,借助地理意象这一载体,由表及里地切入古诗教学,将会给古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维度,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材中《泊船瓜洲》为例,基于“地理意象”视角营造古诗教学方式的趣味性与历史文化性,从而推动学生融入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感,领会诗歌主旨。

一、《泊船瓜洲》常规教学思路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1021年12月—1086年5月,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其最为传唱的力作,也是宋诗绝句的代表作之一。诗文内容浅显易懂,主要描述诗人在瓜洲渡口停泊时所见所思。教师应以自然读者视角去亲历阅读过程,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逻辑和习惯的学习流程。笔者已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十余年,通过切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名师公开课的观摩,发现目前《泊船瓜洲》的教学多采用“朗读—讲授—背诵”三部曲模式。如图1所示,教师通常以古诗意境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感知诗的节奏、平长仄短之规律读出诗的韵味;随后,凭借注释与工具书等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文大意;而后,抓住诗眼、赏析诗句、品味语言;最后,通过想象,描绘诗歌意境,感悟诗情。从初读感知到深层感悟再至评价鉴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语言韵律与艺术特点。

此外,《泊船瓜洲》的解读非常丰富,在赏析诗句这一环节,教师还可以将古诗“诗无达诂”的特点渗透至教学中。例如:品鉴诗中巧用“绿”字的炼字佳话,考证写作时间与背景,辨析“间”“春风”和“还”的含义,以及诗人创作时之心境,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思路。

5fd1ad1171afb_html_6d4471b3ec974b1e.png

图1. 《泊船瓜洲》教学流程图

二、《泊船瓜洲》中的地理空间信息

古诗的时空跨度大,小学生阅历浅,两者之间很难实现心灵契合。如何引导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节奏产生共鸣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依托这些信息,由表及里地切入古诗教学,能够拓展古诗学习中的趣味性与历史文化性,也为古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维度。

(一)依古诗文本内容勾勒地理空间信息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若只是让学生从文本中对诗意进行解读,将难以领会“京口”“瓜洲”“钟山”这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此外,《泊船瓜洲》一诗还涉及“水”“江南”“汴京”等多个地理空间信息,学生更难以理解这些地理信息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或互联网资源了解古今地名异同并将古诗文本中的地理空间信息转换为图示(图2),化抽象文字为形象图形,诗句跃然于纸上,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他们的地理与历史文化知识。

5fd1ad1171afb_html_8d1a61bc5d1e3936.png

图2. 《泊船瓜洲》地理空间信息图示

(二)依地理空间信息初解古诗诗意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实质上,诗文与地理环境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地理环境影响着诗的要素,使得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另一方面,以地域为单位而逐渐聚集并形成的文学集团所营造出来的文学风气及文学特色往往又影响着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正如张伟然《文学中的地理意象》中所言: “诗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所代表的不止是静止而孤立的点、线、面,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忠实反映也好,抽象折射也罢,这种不以诗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空间逻辑都是清晰而有序的。”

在地理空间信息标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1)“一水间”的这个“水”是哪条河?(2)江南岸也是地名么?(3)诗人所处的位置在哪里,京口、瓜洲还是江水之上?(4)诗人的行程轨迹是怎样的,拜相北上汴京还是罢相返回江宁故乡?

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文中地理空间信息的标注和上述问题的推理,诗歌题目与前三句的意思也就变得清晰明确起来。“泊船瓜洲”,诗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描绘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的瓜洲(镇名,今扬州市邗江区)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古城名,故址在今镇江市)与“瓜洲”间仅隔一条江水(长江)。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出对钟山的回望,近在咫尺,尽管其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前两句诗文的空间在变化,但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变。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思念故乡心情跃然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抛开“绿”字遣词之精妙,单就“京口”“瓜洲”“钟山”所勾勒出的空间感与层次感,足以营造出一个深情绵邈的优美意境,回味无穷。

三、以地理意象为视角,提升诗歌解析趣味性与历史文化性

心同此情、意同此景,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理空间信息的勾勒,促使学生尝试走进诗人的意境中去。然而,诗人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亦或言何志呢? 如前文所述,“地理意象”作为文学文本的最小构成元素,凝聚着诗人和读者主体精神深处的地理基因与地域认知,并内化成文本中浓厚的情感。教学时,教师不妨进一步以地理意象为视角,与学生一起深刻品味这首诗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思路。

(一)基于地理意象,重走诗人路。

据考证,《泊船瓜洲》一诗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其具体的写作时间在学术界莫衷一是,尚无定论,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1)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赴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第一次拜相,由南向北);(2)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自汴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第一次罢相,由北向南);(3)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第二次拜相,由南向北)。尽管诗人所思时所处的位置(瓜洲渡口)是固定的,但根据对上述写作背景的揣摩,该诗不能简单直白地理解为“思乡”,还可能包括有“期待、忐忑、厌倦、无奈”等复杂情感。教师可在介绍上述写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在上文所描绘的图示基础上一起重走诗人路,感喟诗人情。

(二)基于地理意象,感喟诗人情。

写作背景一是王安石第一次应召入京被重用为参知政事,那么此时诗人心情是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之快意,还是畏惧艰难凶险而略感惆怅呢?写作背景二是诗人第一次罢相回乡,距出任宰相已过去四年。期间,诗人极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但因旧党的强烈反对,致使新法的推行举步维艰。淡泊名利的王安石对官场生活感到十分厌倦,罢相途经瓜洲时,想必心情五味杂陈。写作背景三为熙宁八年,一番风雨后重任宰相,概心情明媚。然而,历尽千帆,官场倾轧,再次重返汴京推进变法,情况亦难料。当再次途径瓜洲,回望江南美景,自是百感交集。

应该说,基于诗歌文本信息所勾勒的地理空间信息是准确的,根据上述背景所推想的地理意象从逻辑上是没有障碍的。然而,如何将它证实,将令包含教师在内的人煞费苦心。“诗无达诂”,这也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回归到教学本身上来,古诗的教学切忌让学生背诵“教学用书”上的“标准答案”而忽略自己所思所想所悟,因为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过是他人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文学修养所解读出来的思想产物。教师不妨以地理意象为视角,带领学生重走诗人路,跨越古今,感悟诗人情感。总之,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获得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小如.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韩子》—诠诗小札[J]. 古典文学知识, 1997(3): 97-101.

[2] 吕俐敏. 小学古诗教学的审视与改进—以《泊船瓜洲》为例[J]. 语文建设, 2018.12: 39-43.

[3] 刘洁. 地理意象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J]. 文学地理学研究, 2019.1: 81-86.

[4] 张新晶, 孙志刚. 古诗教学中的“有所为”—《泊船瓜洲》教学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 28-29.

[5] 袁行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 曾大兴. 文学地理学概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7] 李德身. 王安石诗文系年[M],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8] 陈嘉敏. 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地理意象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 李瑛. 语文教材中地理因素的教学探讨[D].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10] 田娟.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意象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