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洪虹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第一小学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既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和进行,也直接影响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精心构建教学状况、提供合作交流空间、开展课堂练习活动、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五个维度,分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策略方法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渗透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带来整体教学活动的低效、无效和负面效应,阻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深入探索科学、创新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数学题,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考

问题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载体,问题的设置和建议通过有效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深入探索,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单方面的教学倾向,根据数学教材的重要难点知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探索意义。教师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要创造悬念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知识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开展对问题的思维、分析和探索,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推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授“因数与倍数”时,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学生需要经过全面的探究过程深入学习知识,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环节,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笔者首先设置简单的倍数关系,让学生们思考其中的联系和差异,随着课程的进行,笔者插入了一个难题,对于难点问题,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理解,笔者指导学生们进行分析,使学生们不模糊一些概念记忆。就这样,笔者通过精心设计数学题,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积极构建教育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状况的构建和创设本来就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教育过程生动化,优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相对,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基本技术,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在上课前,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调查,得知学生们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大多数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认识到两个图形,但认知水平停留在浅层认知。因此,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了两种图形,使学生充分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结构和特征。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两种图形。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指导,学生们的参加热情也提高,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这样,笔者积极构建教学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提供合作交流空间,活跃课堂气氛

合作交流是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手段,可以改善、优化学生之间的关系,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各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转变统一课程模式,积极组织合作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空间,以群体为单位,开展对某些问题和知识点的沟通、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顺利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在本节课前,学生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运算知识,但是本节课对以前学到的内容进行了升华,课程开始后,笔者将学生分成多个组,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首先,我带领学生们大致理解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首先理解这节课的内容,然后给各组讨论时间,讨论学习完的知识点。另外,通过研究人员在任务的指导下进行讨论,也制定了更加深入地把握该课程内容的探索任务。学生们在讨论完毕后,笔者派代表小组回答各小组的回答,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对于学生们的问题,笔者可以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笔者通过提供合作交流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开展课堂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加强、消化和运用学习知识的主要手段。与此相对,小学数学教师提高了课堂练习的重视度,根据基本的数学教学内容开展练习活动,及时配置与学生相关的基础性、扩展性、开放性、分层次的课堂练习问题,让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练习,实现知识的验证、理解、记忆和强化,为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该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商品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因此需要学生们继续练习,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设置练习的一环,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在设置例题时,笔者通过考虑学生的特点,优化问题内容,更新例题,加快学生对问题的审查速度。这样,笔者通过开展课堂练习活动,加强了学生的新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评价是教师直接反馈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是改善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依据,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教学的最终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强调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成绩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具体来说,教师以定性、定量结合的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予以肯定,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受到一定的鼓励,真正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优化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授中,因为学生们不知道立体的图形,所以在教育过程中,重点是评价学生。首先,笔者根据学生们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让学生们感到积极的心情。而且,下课的时候,作为评价的一环,通过这一环理解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来表扬学生们。因此,笔者通过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六、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探究,可以说探究就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我们需要在不断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略数学知识的魅力。很多学生反应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其实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其根本就是缺乏探究意识,知识被动的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所以,学习就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因此,想要让学生自发地去学习数学,那么就要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尽情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动力。为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是各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也是当前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彻底抛弃落后的观念和思想,把握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本质,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精心构建教学状况,提供合作交流空间,开展课堂练习活动,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等策略运用,优化整个教学过程,必须真正实现唤醒学生学习潜力,最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授课教学研究,2019(5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