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道路及其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探析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道路及其动力

刘静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200241

摘要:随着教育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在思想指导和行为规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学理论发展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方面存在着阻碍作用。本文将从教育学发展道路探索,分析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联性,为促进我国教育学理论发展动力,进行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教育发展;教育实践性


引言:教育学理论发展之路尚未成熟,还需要不断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陷于应“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中,教育界诸多学者对其看法也未达成统一的意见,因此,对于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学科认同度也相对降低。任何学科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兴许是婉转曲折的。下文就从教育学理论发展道路出发,进行发展之路与发展动力的思考。

  1. 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道路探究

(一)教育学理论发展的人文性因素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从一般性意义来看,是属于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范畴的发展研究,其发展不像是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概念上所表述的意义,有着本质上的根本区别。对科学上的“发展”理解,则认为是由于某种客观力量所推动向前或者改变目前状态的演变过程,而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这种客观力量,探究其原理并掌握规律,以此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而教育学理论发展则不同,其发展是建立在教学研究者对教育理论的理性冲动思考,是具有思想活力的特点,而这种理性的冲动是具有能量的,是一种对教育内涵发展的信仰,有一种理想与现实在思想交汇时的乌托邦式思考。因此,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带着人文关怀性和精神理解性,其发展研究也是人的研究,是人文思想的研究。教育学理论发展和科学发展在认识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生命科学发展是为了增强对自然生命认识的确定性,而教育学发展则恰恰相反,是体现为认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样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人的备选方案无疑就会增加,人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自我管理和选择上的可能性。而教育学涌现出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教育学研究者的“思想茫然性”和“知识无知性”。也正因为研究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教育研究者才从茫茫困惑和无知中找到丰富教育学理论的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学理论发展道路布满荆棘,想要路上开满玫瑰花还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二)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关联作用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之路是其规模壮大、理论思想形态日益精细化的发展过程。随着教育学理论日趋成熟,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性关系。因此,对于从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判定教育学理论发展是否成熟,教育实践性越强,教育学理论发展才不会造成束之高阁、闭门造车的思想局限[1]。这样才能促使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形成良性的促进和互补,教育学理论才能给教育实践以全面、精细的指导,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找到可以生存空间。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不是独立于教育实践而存在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必须要立足于教育实践中,理论不经过实践作用只能成为空谈。成熟的教育学理论是一种趋近个性化的理论,是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无缝”衔接。而且教育学理论发展是不断回溯经典的过程,最终还是会落实到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经过回归的过程,教育学者不断进行教育思想的自我超越,通过不断反思对理论研究策略和方法反复验证和解读,才能获得精神的宝藏。因此,教育学的发展研究目的是在于人能否找到一种合适的、理想的、符合教育发展态势的教育实践方式,能否达到人人心中期盼的优质教育方式。但这显然具有不可言说性。教育学理论只有放置到每个教育场景和具体生活事例中,才能让人深刻体会到这种只能意会的感觉。

  1. 教育学理论发展动力的实践性思考

  1. 坚持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在社会认同作用下实现教育学的创新发展,第一,需要认识到教育学理论研究是为了促进个人、国家、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需要坚持教育学研究的学科立场,完善教育学理论制度体系,随着时代思想发展,不断进行教学理论的改革创新,确保其在教育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获得高度认同。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在学科发展视野下,科学、客观地对待教育学理论在发展道上的局限性,以积极正确的心态静下心来面对发展时期教育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第二,教育学理论研究学者需要认识到任何学科的建设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从“问题”开始,逐渐形成粗糙的经验体系,在此基础上再不断优化和完善。

  1. 构建教育学的学术与实践的联合体系

教育学理论发展不能割裂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关联,不能将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关进教育这个狭小的圈子里,仅仅偏重教育学理论研究,忽视了实践性的作用,人的发展则会越来越刻板,丧失个体多样性的特性[2]。因此,需要系统、科学地建立教育学学术和实践体系,对于如何建构两者的共性关系,则需要摒弃二元论思想所带来的理性与感性、工具与目的、个人与群体、理论与实践这种割裂的状态,抛弃经验主义的桎梏,强化“行动”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形成思想发展与实际运用的统一性。以往依靠经验主义的教育实践,只能体现在部分教育状态中,学生处于初始学习阶段,进行简单地读、写、说的学习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全面地提升和创新发展还是有所限制的。例如:在教授学生写作课程来说,如果是希望以此培养学生成为作家的学术研究,就不能依据经验主义,教授学生固定的写作模式,只能训练学生基础的语言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多维度看待和观察世界,从不同视角诠释内心的世界。所以,要深入教育学研究的本质,将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效融合。首先,可以加强学术内部的联系与沟通,以鼓励教育学学术研究进行交流的目的,促成教育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间的互动机制形成;其次,可以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信、QQ等,建立教育学理论研究交流群;最后,形成教育学科学范式。

结论:综合上述对教育学发展道路和发展动力的分析,为构建教育学理论知识体系,需要明确发展道路的问题,立足于时代发展和教育实践,不断创新理论研究,为教育学学科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协同发挥作用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梁延秋.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与发展研究——评《高等教育学(修订版)》[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2.

[2]李彤彤.教育教学应将“顺应人的内在自然”作为第一原则——以卢梭《爱弥儿》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