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的初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2

基于综合实践的初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朱爱云

南通市实验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 要: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培养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必须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本文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办法,多途径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它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包括分析地理要素与地理事象的联系以及分析地理事象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初中阶段,分析地理要素与事象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主导因素及变化的影响;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能归纳某地理事象的变化特征,并在特征归纳基础上,分析某地理事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

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初中生比较小,理性思维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必须要从感性入手,从他们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解决策略,在课堂外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一、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地理服务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学以致用,开展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可带学生去家乡的大自然中认识地形地貌。如了解家乡的成陆原因及地形的分析。学生通过实地探寻、查找资料等途径分析家乡南通地区成陆的原因。南通滨江临海,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北岸,长江带来的泥沙对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南通地区的成陆起主导作用,因而地势低平。除此之外,南通东南低西北高的一个状态,可以分析得出这一带地壳也存在缓慢上升的情况,因此地壳上升也是南通地区成陆的一个因素。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知晓在考察某一地理事物时,还必须有动态分析的眼光、探究它的变化历程。

二、布置生活化的地理作业

社会热点和乡土地理是设计“生活化”地理作业的有力切入点,能够拉近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地理作业设计应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环境”着手,学生思维易被激活。我校学生来自祖国各地,曾经布置一个寒假特别作业:《影响家乡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指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等方面去分析影响家乡的经济发展的地理要素。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各个地理因素均对经济发展起到某一方面的作用,而目前经济发展状态,则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在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指导学生分析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时,必须从多要素、多角度,综合分析,从而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三、研学旅行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在方式、方法上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在研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界定、甄别、筛选和整合,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评估,学生必然要运用探究方法、综合分析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如可设计到南通研学旅行调查南通军山明前茶。南通8001平方公里的江海大地虽是“鱼米之乡”,但是茶叶的种植量极为稀少,军山上的30亩茶园是南通唯一的茶叶产地。为什么南通军山茶为何能成为“苏北第一名茶”?需综合考虑气候、降水、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地理要素。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去军山气象站向工作人员询问军山的年均气温、降水量、寒潮等数据;从物理学的角度探索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特征;从生物学的角度观察山上植被与平地相比的区别;从化学角度研究茶叶体内的营养物质及茶叶味道鲜美的原因。最后查找有关茶叶生活习性的资料,确定是否与前面的几个因素有关。因此通过对茶园形成条件的分析,通过要素综合与学科综合两方面达到了训练学生综合思维的目的。最后分析得出:南通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地处江北的南通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军山紧邻长江,空气湿度较大。更为关键的是,军山土壤呈酸性,土质肥沃疏松。优越的小气候环境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通过分析“苏北第一名茶”的种植,知道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表现在地理学科内部的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还涉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四、突发事件中的地理元素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世界。疫情除了和医学、科学等有关系外,它和地理还有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本次疫情所体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同时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致使病原体活性增强、致病能力增强。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东南地区由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好,94%的人口分布在东南,也进一步加大了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青藏高原由于高寒的自然环境热点,人口稀疏,疫情发展较轻。通过分析,学生知道了地理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地理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决定了地理学习中需要具备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五、校内其他综合实践活动

有学校若没有条件去开展专门的地理课外的地理实践活动,但可以巧妙地和学校其他活动相结合:如和学校的德育活动、团队活动相结合;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和春秋游相结合;和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千方百计的融入地理元素,加入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还可结合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调查周边的资源。如参观地质陈列馆、地震台、气象台站、博物馆等,此类活动,围绕相关地理主题合理整合,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生活中真正去拓展地理知识、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科学视野。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应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9JK13-L1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白宏太、田征等,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研学旅行“十点工作调查[j]人民教育,2014(2)

作者简介:朱爱云(1972.08-),女 ,江苏南通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