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2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孙菊

荣成市上庄镇上庄完小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小学生因为身体、思维发展尚未完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教师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引导与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学好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好基础知识,并发展自身思维,获得体验感与满足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与其自身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息息相关。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不管是在学科的学习上,还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历程,自主学习能力必将是伴随着学生终身的一项基础技能、行为习惯,因此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学科上具有的价值

  1.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科学、有规划地传授课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在上数学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发表意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1. 体现当代对学生的要求

终身学习是全民都要拥有的学习理念,当下时代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可以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实现社会价值。

  1. 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学改革的与时俱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小学数学课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可以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自主思考。数学是小学学科中基础且重要的科目,通过数学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适应教学改革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1.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论是在数学课上,还是在其他的课程上,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小学生由于自身的一种发展规律,对老师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所以教师应使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师生关系更加良好和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敢于和老师交流互动,拉近师生关系,培养创造性思维。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学生在拥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就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而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学习的热情来得快去的也快,他们只有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上才会主动、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时,要将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 增强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为了适应小学生发展规律,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趣味的图文,借助这个优势,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知识点时适当添加游戏环节或者设计可爱风趣的ppt,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度。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正在备课时借助互联网可以通过上网搜索、信息配备,再整合相关资源,丰富自己的课件、教学内容,有利于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相关刺激,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将学生引导进课堂中,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1. 应用课堂游戏教学策略

喜欢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如果在课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环节,带动学生参与游戏,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在小学生初入校园时,因为年龄较小,对学习主动性较低。如果在这时候能利用小学生最爱的游戏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去,既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又可以从中认识到数学知识,可谓一箭双雕。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根据孩子自身发展情况,并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游戏,丰富学生课堂体验。

  1. 设置合理的奖评制度

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分析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力还是较弱,理解能力不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学习压力之下,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处于疲倦、厌倦的状态,并且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奖评制度。在完成了一定的学习任务或者成为游戏环节的前三名后,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用奖励刺激、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在有效地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否能努力学习、专注学习,与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愉悦有很大的关联。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数学对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的要求较高,而小学生一般都比较贪玩,没有很强的自律能力。所以在难点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快失去耐心。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频繁,是课堂氛围轻松的表现。以下几点为教师如何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提供方法意见。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年龄较小,难以建立数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观念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循循善诱。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十分重视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信任老师,勇于举手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表现自我。而糟糕的师生关系则会让学生对老师不尊重,对学习产生厌烦,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这对学生的成绩以及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1. 利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合理安排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并对自己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其中,通过听取来自多方不同的观点,有助于扩散思维。当自己的提议被团队伙伴认同时,也会获得相应的成就感。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综合每一位同学的实际水平,科学分配小组成员,让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带动水平较低的同学,共同进步。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学科的实用性

  1.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

大多数小学生都很难把数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只会用一般思维认为数学就是计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在备课时就将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通过列举出一些生活实例,解释该知识点,这样的话会更直观且容易被接受。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生活实况之后课堂上设定某一特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更强的切身感悟,也更加有兴趣去把知识学好,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1.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

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可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平台,让他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践中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货币面值与计算时,就可以设定生活超市情境,摆放物件、设置角色,让学生参与到该情境中去。

  1. 有效应用提问教学策略

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后,教师对学生提出关于所学知识点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时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1. 结语

小学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此阶段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他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学习好数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在以讲授教材内容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设计游戏和奖评,增强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中不断成长,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改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9(4):63.

[2]刘彪香.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145-146.

[3]周太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68-69.

孙菊,1975.1 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荣成市 、1994年毕业于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普通专业, 学历:大学,现供职单位全称: 荣成市上庄镇上庄完小 邮编:264300 职称: 高级、 研究方向: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