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宋锴

胡朗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理念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在当前的教学中,教育也与现如今的社会变化紧密联系。为此,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开始更加侧重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为目标,为学生灌输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然而,由于高中地理本身教学内容相对繁杂,融入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本文将浅略探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有效融合

环境,人口,教育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重点难题。对于我国来说更是如此,自我国快速发展开始,一直以来伴随着环境被污染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普遍环境意识不高。另一方面,在教育宣传方面对于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不足。而如今,将环境教育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地走出这一困境。在教育阶段融入保护环境的思想,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一、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意义

(一)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环保习惯

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应试能力以及应试技巧都是教师应当教学的主要方向。但是,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也应当被教师纳入教学的内容当中。而环保作为高中地理书本中,所重视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当在课堂的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影响。利用这种方式,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环保观念。进而能够不断地深化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1】

(二)顺应教育潮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潮流。同时这也是最能满足学生长期发展的重要课题。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由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讲解以及知识灌输。忽略了环境教育对学生成长认知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普遍缺乏环保的意识,基于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融合环境教育,能够符合当前课程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也能够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明确环境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目标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目标是贯穿教师教学的重要线索。对于融入环境教育而言,更应该如此。教师应该制定具有可依性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手法,切实解决在教育学生环保意识中的各种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的阶段,在课堂的开始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学生基于这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在此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其中深层意义。从而能够极其高效地推动学生接受理解环保,对于现阶段国家以及个人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环保素养,提升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融合程度。2】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基于班级实际以及学生接受的情况而灵活制定。例如,在进行讲授“植被与土壤”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基于这一章节的知识,制定让学生理解“植被与土壤对于人类生产和活动的重要性”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个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知识点讲解。比如说,给学生进行讲解“如果土地被污染,那么土地就会缺少水分和养分,植物不可能正常的生存。生态也会随之遭到破坏,再加上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地,会被风沙所侵蚀,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自然灾害,减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讲解完这些知识点之后,给学生进行畅想,如果土地的污染和破坏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理,那么土地的生产力将会永久的丧失。最终会出现荒漠化。不再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环保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以上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树立人和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性的关系。从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自身的环保习惯。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任何教育理念的渗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这一道理。在课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讲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养成地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自主地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引导,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去提升学生对环保的认知。再通过这种将学科知识和环保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让学生领悟环保理念。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贯彻环保的思想。提升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需要从浅入深,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然后再引出其重点的知识,使其两者之间产生鲜明的对比,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再进行教学“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例子出手,比如,如果将人类生存发展的地方比作一块土地。那么一方面要维持水源的干净,另一方面要维持氧气的浓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所生产粮食作物养活人类。让学生在这一块简单的土地上进行演示,寻找能满足这三点要求的发展方法。当学生进行演示思考过后,教师要重点地为学生讲解本节的知识点,给予学生相关的启发,比如说“环境和地区发展都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发展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具体而言,因为人类社会在动态变化,所以对于资源开发环境发展应当遵从着动态原则。”类比上述的小例子,教师在举出我国生产和发展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体会“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大面积的种植农作物,然而大规模的农业化的推进,会导致森林被砍伐。自然物种减少,常年田鼠横行。”这些就是典型的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匹配而产生的问题。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的案例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重要关系。这样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注重环境教育的实践性以及趣味性

高中地理的知识较为繁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很多学生因为其繁杂的知识以及难以理解内容,会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自然也无法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当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注重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性以及趣味性。摒弃传统课堂课程压力大,师生互动少的弊端。在实行环境教育的课程中,适当的为学生进行减负。让学生将自身的精力投入到环境教育的实践当中,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而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环境意识。为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多种有效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开拓思维。例如,在进行教学“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这一小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变废为宝。亲自感受将人类生产垃圾,变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使用工具的过程。然后再去引入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知识点“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能够稳定运行并且赖以生存的物质前提与基础。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并且自然环境中大多都不能够再生。社会物质生活以及发展需要自然环境,因此需要人类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亲身的体会到环境性阶段的问题,明白自己所做这些实践活动的意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应的环境知识。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环境知识转变为环保意识。在实际的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与接触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自己,积极并自觉地接受环境教育的知识。

(四)深入探讨环境教育的互动以及启发

在将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实际的例子去引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启发。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往往扮演着课堂的主导者,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留给学生认知思考。这样的课堂缺乏启发性,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十分不利于环境教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应当紧跟现阶段地理教学理念,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启发学生思维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维去思考环境问题。进而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见。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不断提升环境教育的效果。

在将环境教育融入到高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维养成,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及探索的空间。例如,在进行教学“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资料,查询现阶段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针对学生所整理出来的制定,教师要进行统一的概括总结。科学地总结本节课所要讲解的重点知识。比如说“随着人口的增长,海洋污染加重,渔业捕捞业产量下降。以及当前物种多样性降低。多种动物濒临灭绝。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在了解完这些知识之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你用什么方式能在生活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参考方向,比如说。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随地丢垃圾。同时,尽自己所能的去保护每一片环境。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互动感知,畅谈自身的想法。从而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启发,让学生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之,环境问题是当前我们国家所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只会越来越突出。而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学生入手。学生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能够帮助国家在未来的生产和发展当中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培养新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裕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中国新通信,2018:196.

[2]段颖.高中地理学中的环境教育[J].《环球人文地理》,2014: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