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职业体验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幼儿职业体验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

杨玲

四川省剑阁县鼓楼幼儿园 628300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互动,可以使幼儿快速掌握参加集体活动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能力以及个性,从而确保幼儿能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为其今后的进一步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职业体验游戏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职业体验游戏;学前教育;社会性发展
引言:幼儿对于职业的初步了解,通常源自于对父母职业的认知。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职业单元共同构成了功能齐全且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因此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认识不同的职业内容,来逐渐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与价值观,并催发自我职业意识的萌芽。

一、启蒙幼儿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并非是为了帮助幼儿建立职业理想,其在更多程度上是引导幼儿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包括对自我能力与自我价值的认知,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职业意识所体现的是人在参与社会活动时的头脑反应,是人对于职业情感、价值、意象等不同感官的总和[1]。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职业角色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引导幼儿去对不同职业功能进行定位,以此促使幼儿的职业意识逐渐获得觉醒。例如当幼儿选择了“消防员”这个职业进行体验之后,其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对“消防员”这个职业的功能、属性、责任进行定义,判断其在社会整体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进而需要对自我进行思考:有哪些优势可以帮助自己胜任消防员这个角色?与其他小伙伴们扮演的“消防员”相比,自己又适合处理哪些任务?如此才能够使幼儿对于职业角色的体验从“想象阶段”顺利过渡到“实践阶段”,并通过职业体验来帮助幼儿快速对“自我”在“集体”当中的位置进行定义,从而推动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丰富幼儿社会认知

幼儿的社会认知包括对社会关系、自我价值、社会规则、集体存在等方面的认识,通俗来讲,便是幼儿在进行社会交往时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职业角色体验,幼儿不光是能够了解到不同职业在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亲身参与来逐渐掌握在进行集体生活时,人应当遵守的规则与秩序,进而能够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例如在幼儿进行扮演“厨师”职业的过程中,其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职业场景,当然一些问题也就随之一同产生,如:“没有客人应该怎么办?”、“提供给客人的食材不够了应该怎么办?”。而幼儿首先需要判断自身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进而思考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社会标准,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社会认知,使其对各种行为能够做出正确判断。

三、促进幼儿社会交往

人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从身边的伙伴身上来吸取经验,而这也正是幼儿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通过职业角色体验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人际交往机会,包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沟通甚至冲突等等。如此一来,便需要幼儿在此过程中不断的表达自我想法,并学会准确理解他人的思想内容,从而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幼儿能够有效与他人之间展开互动[2]

  1. 职业体验游戏能锻炼幼儿意志,培养幼儿的竞争精神和规则意识

意志是个性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行动的果断性,对无意义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遵守规则、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构成的重要方面。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于集体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难以接受和适应,如果把规则融入到游戏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区活动过后,玩具扔了一地,我就组织幼儿进行“捡豆”比赛,幼儿拾起玩具,我又趁势对幼儿讲:“这样多好,玩具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并与幼儿一起制定了一条规则:玩玩具后要放回玩具架,并且要爱惜玩具,做玩具的好朋友。有一次,转椅旁边聚了好多小朋友,都想坐转椅,金元小朋友提议:“我们来卖票吧。”于是徐锐取了纸,把它撕成长条,卖给要坐转椅的幼儿,一次卖给六个,他们坐上正好坐满,其余的幼儿就等着下一轮再买票上转椅,幼儿在游戏中认可规则的作用,主动、自觉地遵守规则,逐渐从“知道”到“做到”。

  在小狗队与小猫队的30米接力赛中,每个队员必须尽力争取才能获胜,才不会趴在地上学动物叫或爬。在“巨鸟”游戏中,作为翅膀的孟雪掉了鞋子,赤脚跑到终点,小组获胜,而另一组却因“尾巴”的“折断”而被淘汰。在娃娃家中,角色应当由孩子自己分配:你当“妈妈”,我也当“妈妈”;你当“老师”,我也当“老师”,这时,有人会提议竞选:比一比哪个妈妈更会照顾家,照顾宝宝,哪个老师更会组织孩子上课、妥善处理上课、游戏以及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当选的孩子让大家心服口服;如果竞选失败,我会引导孩子多掌握一些处理事情的办法,下次再竞选。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只有竞争才能生存,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

  1. 职业体验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亲社会性行为规范

社会犹如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中的不同角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选择,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位。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还无法真正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生活,但在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去让幼儿模拟社会生活,预演一些角色,使幼儿在扮演中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只靠成人的说教效果不会太明显,而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效果会很明显。在幼儿园生活里,孩子最喜欢做的就是角色游戏,他们将他们所看过的喜欢的角色都往自己的头上套,“妈妈”“爸爸”“医生”“有病的孩子”等,他们不用角色分配而发愁,因为总有适合的孩子去担当需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与别人的比较和沟通,通过概括他人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将社会要求与社会模式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纳入自我概念中,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内涵便是强调幼儿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并能够准确定位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而职业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正确认知自我,并掌握与他人的沟通技巧,从而为幼儿今后参与社会活动做出了保障。

参考文献;

[1]么娜,李茹冰,徐丽君. 唐山市大班幼儿体验式表演游戏设计与指导现状研究[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12-14,19.

[2]何亦淑. 情景体验教学在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中的运用[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