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

常雅静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喜爱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小学生的情感纯真饱满。随着课程的改革,人们越来越注重儿童的朗读水平,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围绕“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这个主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儿童本位;小学语文;诗诵读

引言: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本位教学是儿童诗诵读教学的出发点。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认知水平出发,让儿童在教学内容的指导下自然生长。儿童的诗诵读教学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

  1. 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不充分

古代的每一首诗歌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怀,在诗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注重诗歌内容的教学,只注重字面意思的理解,忽视了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受诗歌美丽的意境和浓厚的情感,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小学的学生对诗词的感受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要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再进行诵读[1]

  1. 注重声音,忽略了情感

小学阶段,教师诗诵读教学只注重学生是否大声朗读,而不在意学生是否投入了丰富的感情。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诵读的自信心,所以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间接的忽略了学生在朗读中的情感。小学阶段学生没有重视感情在诵读中的地位,到了中学,学生更不会重视有感情的诵读。

  1. 教学目的过于功利化

虽然我国一再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过于功利化。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传授重点知识。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引导学生背诵和默写,稍微负责任的教师会引导学生大致理解诗歌,为了应对考试中的新题型,理解性默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忽略了诵读教学,教学与考试直接对接。

例如,在学习《雪梅》这首诗时,考试一般经常考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话。所以教师一般都会帮助学生重点分析这句话,把经常考察的方式告诉学生,让学生课后背诵。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诵读教学,学生自然也不会重视诵读教学。

  1. 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策略

  1. 从儿童视角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一些教师重视课前预习,但是预习也应该提供一些适合小学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特点,笼统的布置预习作业,学生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很艰难,老师没有明确要求学生诵读,学生也没有学习经验,就无法增强对诵读的重视。教师要从儿童的视角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掌握生字词,为诵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切实投入真情实感,提升诵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在课前安排预习内容的时候,要让学生提前把诗歌内容读流畅,把字音读准。学生预习中完成了这项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的投入情感进行朗读。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加,学生才能从朗读中把握庐山的真实面目,从而感受到大自然奇特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真实情感。

  1. 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一些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忽略了以身作则这个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投入真情实感,教师自己在范读的过程中只追求速度,忽略了情感。学生根据教师诵读的状态,有时也会忽略诵读中的情感问题。教师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诵读中学到真正的东西,学生的诵读水平就无法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塞下曲》这首诗时,教师应该运用充分的感情给学生范读。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体会将士们的豪迈情怀,感受边塞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感受将士英勇善战的壮举。教师以身作则,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感受到诵读诗歌的重要性。学生根据教师诵读时的情感状态,自己诵读时可以不自觉的投入感情,学生的诵读水平会更上一个层次。

  1. 创办诵读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诵读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教师要积极的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诗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最好举办一些比赛性质的诵读活动,在比赛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在诵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特征。比赛性质的活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小学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较严重,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小学阶段通过诗诵读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1. 反思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在教学后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特点,仔细的分析学生通过诵读是否领会了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并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重视儿童的心灵特点,引导学生以儿童的思维对诗歌进行感知,以儿童的眼光对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同时,教师要从儿童的天性角度制定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好,增强学生探索诗歌的欲望,促进学生诵读能力和感受能力的有效提升

[2]

例如,在学习《墨梅》这首诗歌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策略要以儿童的天性出发,引导学生自行感受随着东风飘落的花瓣,与作者心中的落寞孤寂达成共鸣。帮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学生的诵读水平也能有效的得到提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儿童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从儿童的本位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积极探索易于小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提升学生诗诵读的水平,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人的真实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季. 在古典诗歌诵读中激活形象思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2-03(006).

[2]卢盈. 小学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9.

[3]黄伟.第一学段童诗诵读教学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