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林丽珊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第三实验小学 3511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要求都比较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现代化的社会中逐渐显露出众多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读思达”教学理论引出了三个概念,即阅读、思考和表达,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目标,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读思达”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原则

“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应用时应注意三点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第二,有针对性原则;第三,趣味性原则。

二、“读思达”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读”引思,丰富认知内涵

“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更是思考和表达的前提[1]。小学数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尤其和语文课程中的“读”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上还应该具有差异化。

1.读懂教材,掌握概念理论。

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概念都比较简单,且大多来源于生活,并且通过阅读课本学生基本就能明白概念的内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于即将所学的知识概念要进行阅读,进而才能进行新课。

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知”时,其中有锐角、直角、钝角等,而教材中对每类角的概念都进行了阐述,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掌握概念理论内涵,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详解,复习时再对教材进行阅读,能逐步加深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读懂题目,理清解题思路。

低年级段的数学应用题比较简单,但同时也是基础,教师在运用“读思达”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读题目,无论是填空题还是选择题,亦或是应用题,都应该先对题目中的数量进行理清。数学中的阅读不同于语文中的阅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可以边读题目边做笔记,进而能更好地帮学生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基于小学二年级的一道加减应用题来说“一辆公交车里原来有28人,到站后下去8人,下一站又上来11人,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对于此类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步实施:①先准备好纸和笔。②读题,每读一句之后要对数学问题进行提炼,比如学生在读到“一辆公交车里原来有28人”时要在本子上记录数字28,随后再读下一句,而后提炼出8,并且要对文字信息进行转换,使其转化为数学符号,下去8人也就可以理解为减去8,以此类推,要把题中所有的文字都转化为数学符号。③根据问题进行解答。

(二)以“思”助达,强化认知理解

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小学生进步的表现,科学的思考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是别人传授的,而提升思考能力的关键是进行阅读。

1.善于阅读,启发深层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基于数学知识创作一个小故事,其中可以包含多个数学概念,可以以板书或多媒体平台的方式展出,让同学们进行阅读,可以进行多次阅读,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了找出数学问题就会进行思考。在阅读时要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并且要对数学问题意义进行思考,随后教师可以根据找出数学问题最多者进行奖励,进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昨天,我钱包里一共有30块钱,我早上吃了一个包子,一根油条,也喝了一杯豆浆,一个包子5毛钱,一根油条1块钱,一杯豆浆2块钱;中午我吃了一碗杂酱面10块钱;晚上我在马路边捡到5块钱并交给了学校;晚上我减肥,大家都说我太胖了,所以我就吃了一个蔬菜拼盘,花了7块钱。”教师可以把这段话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给展现出来,也可以将其摘抄到黑板上,可以先不设置问题,先让学生进行“读”,通过读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采取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自己解答的方式,教师再辅助进行问题反馈和方法指导,进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2.兴趣引导,发挥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式数学教师在“思”的教学中要善于用兴趣去引导学生。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对抽象性的概念也提不起兴趣,对“玩”、“看电视”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来进行兴趣引导,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动画片中,并在动画中设置“思考”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如在学习“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图片,找出3厘米的盒子、3米的房子、3千米的路以供学生进行观看对比。教师也可以找相关的动态视频来为学生进行讲解,要适当向学生进行提问,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进而可以借助学生的热情来进行深层次的思想启发。

3.创设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创设情境是比较有效且比较科学的教学方式,能进一步推动学生进入深层次思考。

比如教师可以就一段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让每位学生准备好一片纸张,根据题目意思把纸片表现为相应的数学关系,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其可以为了做好游戏而进行深入思考,因此通过阅读、分纸片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以“达”促思,提升数学素养

表达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思考能力的外在表现[2]。数学中的“达”可以延伸为两层含义:一是口头进行表达;二是书面进行表达。

1.科学提问,品尝表达乐趣。

教师巧妙、科学、适时的提问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少不了提问的环节,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的时间、内容,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仔细聆听,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教师可以先复述学生的观点,帮助其进一步组织自己的语言,而后要及时进行反馈。

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渐进性,比如可以这样提问:“我们班一共有多少男生呢,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因此会有很多学生抢着回答,当学生站起来回答时教师可以借机进行追问“如果我给每位男生发一颗大硬糖,女生两颗小软糖,那一共需要多少颗呢”。教师针对提问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只讲出自己的思路即可,可以先不解出答案,学生在回答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回答完之后再对其回答进行分析,指出其分析的优点和不足,进而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还能在回答中逐步提升表达能力。

2.联系生活,回归数学本质。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最终还是要应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在课堂上以口头或文字的方式表述出来,进而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找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针对这一数学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问题的设定可以具有开放性,学生在阐述观点时不仅能逐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还会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总结:“读思达”教学理论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读思达”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关系,“读”是数学的肌肤,“思”是数学的骨髓,而“达”是数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进而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游艳萍.“读思达”教学法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21(22):18-19.

[2]连志珍.小学数学“读、思、达”教学方法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1(1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