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

王让成

乌什县亚曼苏乡阿依丁( 6)村小学 8434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太成熟,对一切新鲜事物又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是由原先的品德与生活更改而来的。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抓住教育改革这一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体系。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1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的思想发生了一定转变,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处于新旧观念的转化时期,有些教师已经开始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跟学生的考试成绩无关,所以在实施教学时,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开展这门课程的初衷相违背。不仅如此,由于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所以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缺乏,从而导致了教学效率的无法提升,学生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这样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但是从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有些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听讲,这样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基于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他们道德与法律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

2.1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培养学科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为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服务的,所以要不断把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移到实际生活中来,这样才能发挥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过于呆板,而缺乏一定的生活化,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比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加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时期,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播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习上和行为上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创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从而实现培养学科素养的目的。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中《安全记心上》这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不注意安全而造成危害的案例,这样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从而让学生更加注意安全。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近期发生在重庆市潼南区的8名学生不慎溺水的事件,从而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到教学活动,从而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2创新教学方式,培养探究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缓慢且持续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重,爱玩爱闹,做事情没有定性,这无形中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不应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要抓住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从而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延伸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想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多方面渗透,可以为学生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关于情境的设立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入手,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目的。多样化教学情境的设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建立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办道德与法治学习周,让学生把黑板报设置成学习园地,增添一些法治知识和遵纪守法的故事。通过不断接触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从而实现学科知识的渗透,同时也为学生的知识探究创造了条件。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编排关于道德与法治的小品。比如,在进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改编小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探究和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素养。

2.3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综合素养

学生不仅只有学校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同样重要的。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逐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从而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的最大教学成果。把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最大收获。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门课程,为学生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比如,在部教编《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帮助家长做家务,如刷碗、扫地、摘菜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些生活细节利用手机拍摄下来,然后带到课堂中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也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进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帮助家长做家务,可以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其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不能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教师也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可以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小学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并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进而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瑞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8):4.

[2]刘洪冉.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44-45.

[3]杨振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