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张俊义

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干堰小学

教学是我们做教师的每天必备工作。如何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师既教的轻松、学生又学的愉快,这一直困扰着我们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要达到此目标,必须首要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

一、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难点。

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位语文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更要自己识途。我感到,要把语文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前提的条件。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顺利的达成知识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

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然而,当现代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若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演示课程内容,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它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将事物很形象地表现出来。运用的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讲解《回声》这篇课文时,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概念是相当的抽象,无论你用多么细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往往都会一头雾水。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用FLASH课件演示出来,你不需要做任何的说明,学生自然会理解。所以,我们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它大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地演示出了这些演化过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加活泼,效果更具明显。在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三、学练结合抓牢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抓住语言的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特别是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学生刚则接触小篇幅的文章,对于字词的积累是关键。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好词,积累语句,在学习《小动物的家》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想一想,文中出现了几个小动物?这几个小动物把叶子分别当做了什么?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学习文中的每个自然段,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方向,就会带着问题思考,更好地为理解第一自然段做了铺垫。从而激起了学习感受第一段秋天来了大自然美丽的词句,积累到了“碧蓝碧蓝,金黄金黄,火红火红”等表示色彩的词,并相机用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这些都是借助多媒体来完成的。

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删繁就简,将节约出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中善“导”会“联”,是突破教学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

善导就是善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发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腕的多样性。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引导方法需要多变。所以,教师须多备几手“导”的技巧,以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故事法、观看影视法、类比法、联想记忆法等。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上多动一番脑筋,多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