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活动中的初中生劳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垃圾分类”活动中的初中生劳动教育

谢晏如

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摘 要:劳动教育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劳动技能,锤炼劳动品质。劳动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既积极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又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班主任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获得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同时热爱劳动,美丽人生。

关键词:垃圾分类;初中生;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与适应社会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劳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是新时代环保理念下全民须践行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一人都要学会并履行的劳动作业。垃圾分类很好地将个人和社会紧密结合,将现在和未来因果相连,将环保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以垃圾分类为机会进行地劳动教育是与时俱进、影响深远的。

  1. 及时召开班会课,阐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东风首先吹进了各个社区,社区居民干得如火如荼、井然有序的时候也吹进了校园。班主任应抓住校园活动的契机,及时召开班会课,通过ppt向同学们讲解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减轻大自然负荷的认识,并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学生一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就能端正劳动态度,从心底里热爱劳动。

作为任课老师,我利用学科优势,充分调动课程素材,通过“感受自然”“热爱生活”等综合性学习来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环境保护理念的理解。作为初中生班主任应以身作则,积极支持政府工作,向学生灌输先进的环保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做好垃圾分类,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出发为社会做贡献。

班会课中还应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做详细的指导,什么是“可腐烂垃圾”“不可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都要举例说明,不同垃圾的常见种类要求学生耳熟能详。让学生画垃圾分类示意图或收集校园内常见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现场演示都是不错的教导方法,创新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辨别不同垃圾,熟悉垃圾分类的流程,为垃圾分类的实践做好准备。

  1. 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行为规范,每日完成劳动任务,强化实践细节。

对于平时乱扔垃圾扔惯了的学生来讲,让他们突然进行垃圾分类,而且不能出错,一下子是有难度的,因此要将垃圾分类规范化、制度化,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最终可以使学生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首先应该明确垃圾分类的任务。任务是对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并正确投放;自己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带动、监督其他同学积极参与,树立劳动光荣,垃圾分类光荣的思想,正确无误地扔好垃圾;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成为劳动能手,成为更好的自己;争取在学校检查中获得通过或优胜。

其次要完成垃圾分类的工作,实践细节是必须要注意和强调的。关注时间点,早上来上学时不少学生是带着早饭来的,如果早饭没有吃完就很容易连同外包装一起扔了,比如半个包子连同塑料袋一起扔进不可腐烂垃圾的垃圾桶,这时就要多加关注,并教育个别学生不能偷懒,应该把包子和塑料袋分开来扔。注意学生的个人课桌整理和垃圾存放。有的学生不怎么讲究个人卫生,垃圾往课桌里面一塞了事,时间一长课桌里各种垃圾推在一起;有的同学自带一个垃圾袋,方便随手扔垃圾,各种垃圾,比如餐巾纸、水果皮、零食袋就混杂在一起。而当值日生要去倒垃圾时,以上同学就会把一大堆垃圾拿出来倒进垃圾桶,也就顾不上分类了。这类学生要做好思想教育,一要及时清理垃圾,二不论垃圾再多再杂也要做好分类。还有一些特殊垃圾的分类也要做好,比如没有喝完的饮料,应该把里面的饮料倒掉再把瓶子扔进可回收垃圾桶。值日生也要注意垃圾桶的摆放应该有固定的位置和顺序,桶外的标签应该统一朝外,这只桶是放什么的要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1. 完善评价系统,跟踪垃圾分类的成果,培养学生高质量的劳动习惯。

通过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习得,通过校内日常行为的强化,学生的垃圾分类工作终于有模有样地走上了正轨,但是要让垃圾分类地意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垃圾分类的践行成为举手投足之间的劳动素养和品格还为时尚早,因此要对垃圾分类进行长期的评价、反馈,要跟踪垃圾分类的成果和学生的成长,要有一定的奖惩制度,培养学生高效高质量的劳动习惯。

制定劳动公约,设置奖惩制度,多次违反的同学在期末评价中要有所体现,做得好的同学获取劳动奖章;明确每日劳动常规,分个人和小组两部分,个人每天都要认真履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每周一轮的值日生小组既要卫生打扫又要注意垃圾分类;两名劳动委员负责卫生检查,特别是垃圾分类的检查、记录、反馈。

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可见劳动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评价的持续化,让出现差错的同学能克服粗心、懒惰、散漫的缺点,及时端正态度,改正行为,让好的劳动习惯,也就是生活习惯得以发扬光大,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

四、提高家校联合,参与社区活动,拓展劳动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非常重视学生做家务,他认为做家务不仅是生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也就是劳动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日常清扫工作中有很多垃圾分类的实践机会,班主任应启动家校联合模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德育,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务指导,放手让孩子干家务。

首先家长应该支持垃圾分类,积极学习有关知识,正确分类,定时定点地进行社区垃圾投放,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其次家长要配合学校工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及劳动,培养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识,指导他们正确分类。另外,提醒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为了让孩子专注于学习而什么都替孩子去做,这样不利于孩子真正掌握劳动技能,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不能感受到劳动的成功和快乐。

除了重视家庭的力量,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开展综合性活动,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促进劳动教育的成果。可以与社区取得联系,设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参与撰写、分发垃圾分类倡议书,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检查。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不同垃圾的不同归宿,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明白劳动的价值。

五、结语

劳动教育是生命成长教育,是全人教育。马卡连柯说,一般而言,劳动教育,即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不仅是未来好的公民或不好的公民的教育,而且是公民将来生活水平极其幸福的教育。班主任应该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品质和精神。垃圾分类活动集知识性、实践性、时代性、教育性于一体,结合垃圾分类活动进行的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亚嵚,张鸿燕.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J].科技风,2019(22);24-25.

[2]马卡连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