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心肺复苏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心肺复苏为例

余作锦

(福建 三明市三元 区第一实验学校 福建三明 365001 )


摘要:心肺复苏(CPR)是当前做体育教师的必备要素。本研究将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与心肺复苏操作练习相结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急救能力等,为中小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所遇突发状况下的自救与救助打好基础,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急救能力,懂得救人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课、心肺复苏


一、体育安全救护课程

1.1体育安全救护课程

心肺复苏被纳入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学会保护自己。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加强对救护课程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以保证课堂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学校领导和老师应高度关注救护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组织相关的安全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从而保障整个团队的安全;其次,对于那些不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的同学也应该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让其了解如何正确的使用急救方法,并定期对他们的紧急救护能力做一个评估,以便更好的帮助其他人。最后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视频、音频等,来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1.2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目的

1)心肺复苏做为体育课中的教材内容,富有挑战性、新颖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急救能力,懂得救人的意义。2)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让教学的效果更加的恳著;3)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4)在进行紧急情况的处理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安全,确保在周边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救护工作;5)针对性的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例如: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等,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并建立专门的抢救小组,及时组织人员来完成救援工作。

二、心肺复苏简介

2.1心肺复苏简介

它是急救患者和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患者的关键措施,主要由两个技术动作组成,胸外按压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即在现场按压胸外消除颤抖,形成临时人工循环,恢复患者自发的搏动,临时用人工呼吸代替,激活和恢复患者自主呼吸。简而言之,这是一种急救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打开气道,重建循环和呼吸功能。一般来说,人在出现心搏骤停、呼吸骤停和休克症状时,机械系统处于低代谢水平的贫血和缺氧,一般可维持4-5天。急救越早,康复的可能性越高,休克对心脏、肺、大脑和其他器官系统的后遗症越少。

2.2心肺复苏的作用

心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成长,所以要重视起心肺复苏的训练工作。心肺复苏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使细胞能够正常的运作和运动;二是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液循环顺畅,减少血小板的形成;三是调节血压,让病人的心率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

三、项目教学实验状况

3.1心肺复苏教学研究

体育课中心肺复苏教学是一项系统化的过程性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通过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第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使其能更快的掌握相关的技能;第三,在体育课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的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心肺复苏,并将此作为新课程的核心思想,将“生命”这一主题融入到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心脏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进而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自我价值,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教学准备器材与设置

(1)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物

任何教学和训练都应该在模范人物身上进行,不允许与活人一起练习。

(2)节拍器,秒表

(3)压缩海绵垫

a.5-7名学生可同时使用一块压缩海绵垫做模拟练习,既可以解决模型人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对练习次数的要求。如果一个班有40多名学生,有7-10个床垫,就足够了。

b.按压海绵垫和按压模型相比,可以更容易让同学们做出耸肩、摇晃和跳跃等技术动作,使手掌根部有力地、有节奏地振动。在进行手术时,我们应该进行“实战假设”(扮演救援人员的同学们应该在仰卧患者的右侧方位进行手术)。跪姿与按压点的直线距离大概为30厘米,吹气点是按压点左侧约30cm。整个演习过程必须始终关注心前区、按压点以及按压点左侧(患者面部)。

(4) 连续节律(节拍为100次/分钟),记录按压和吹气段口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的声音练习CD。

(5)录制心肺复苏分解教学的完整教学视频光盘。光盘制作要提前完成,这样学生可以提前进行预演和课后练习,这对他们的课外复习和培训非常重要这很有帮助。

3.3项目主要教学过程

3.3.1准备阶段(越快越好,约30秒)

(1) 一般情况下,摆正患者身体,使患者平躺并且呈仰卧位,解开患者衣物,清理口腔、鼻腔中的异物。

(2) 对于闭合的牙齿,采用徒手掰开技术。

(3) 对于舌头位置问题导致阻塞呼吸道的患者,可徒手提起舌根以便操作。

(4) 对于那些怀疑溺水和体内过度灌水的人,采用徒手倒水技术。

3.3.2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三步。实践中,我们应该先恢复患者呼吸循环,再进行开放气道、呼吸支持工作。本次实践以单人独立练习作为教学训练的主要形式。

(1)胸外按压(C:循环支持)

患者采用仰卧位,救援人员在患者右侧以跪姿进行操作。

① 压迫位置位于剑突上方2~3cm的胸骨中部(也有人称其位于胸骨中线之间的胸骨上)。

②进行救援的同学要将左手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张开五指,用右手五指紧紧抓住左手五指根,将掌根压在左手背上,把肘部收紧。

③ 通过耸肩和摇晃胯部的动作垂直向下按压,通过患者胸骨连续有节奏地震动患者的心脏。

④ 按压节奏为100-120次/min(1.6-2次/s),每轮按压约30次(19S)

(2)打开气道,口对口吹气,身体位置与C相同。

① 将左手手掌按在患者前额上,将其向后拉,并用拇指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右手拇指按压患者的下颚,将另外四个手指放至患者的下巴中部,用力向后和向下打开气道,深吸气,完全覆盖患者的嘴,用力吹气使患者的胸部鼓起,然后松开,每隔2-3秒重复吹扫一次。进行现场手术时,应以患者胸部完全抬起为基础。

② 吹气节奏为5-6s/次,每轮呼吸2次,吹扫强度为500-600ml。

(3)一次CPR循环=19S按压(约30次)+11S吹气(2次)。

国内外资料表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后,前三分钟心肺复苏是获得抢救治疗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学习、训练和评估等各个环节,我们都把重点放在前3分钟。


四、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心肺功能的锻炼也成为了当代人的首要任务,而心肺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心脏的主要生理活动场所,也是生命的基础性环节,它不仅可以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情绪,消除疲劳,预防疾病,保护脑细胞,使大脑的神经组织得到充分的恢复与重建,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它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教育,能够让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实现全面的身心综合的可持续的成长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金玮
.高职体育安全救护课程的教学研究——以心肺复苏为例[J].活力,2018:184-184.
【2】吴进新
.心肺复苏术纳入大学生体育教育的调查研究——以莆田学院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7:100-103.
【3】杨帆
.高校体育教学增加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