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用方法初探——以凤山喀斯特地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用方法初探——以凤山喀斯特地貌为例

吕桂英

河池市凤山县高级中学 547600

摘要:本文以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喀斯特地貌区为例,通过对室内图文本类教学资源的使用、室内外实物和实验教学方法以及校外教学资源的使用等三方面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讨,研究了高中地理类校本教学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面开放、使用地理学教育资源,对充实地理学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而高效的地理学教育,增添地理教学活动,都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喀斯特地貌;凤山县

引言

考虑到学生终身成长需要,高中地理课堂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要能够主动开发多种教学渠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一门依托地方特色地质历史和风土文化为内容的地理课程,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深度认识与理解,由此激发学生长期的学习热情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由于可溶性岩石长时间被地表或地下的水流不断侵蚀与沉淀,加之外力作用在石体地貌上的作用,如堆积、崩裂以及坍塌,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岩石地貌。这种地貌也称岩溶地貌,是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位于广西西北部,70%面积为大石山区,30%面积为土山区,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县内设有数量众多,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地,且建成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各类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场所,如广西凤山下牙地质文化村,对于学生校外实践了解研究喀斯特地理地貌具有重要意义。

一、室内文本类教学资料的利用

室内文本类教学资料包括历史类书籍、地理仪器、中国地形图以及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学生课内学习校本之外的文本类书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对地质地理知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发散思维,开拓视野。学习依托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此举,符合当代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全面培养要求。例如,在我国喀斯特地貌的起源问题上,我国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就有关于喀斯特地貌的相关记载。地质地理与文化历史相结合,通过与历史名人,相关文化典故结合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除了在室内课堂上教授学生校内资源涵盖的地理知识内容,也要注重全球地理知识数据库内容的更新和采集,要教授学生最新最全面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检索知识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探究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逻辑思维习惯。

二、室内实物和实验教学模式

实物的直观效果可增强学生对于获取到知识的印象。形式主要包括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化学实验等。地质历史是时间长河变化积淀的产物,学生不仅要了解静态的地理知识,理解地质动态的演变过程也至关重要。具体老师可通过室内课堂化学实验的形式,将地质动态演变过程在课堂上模拟出来。例如,喀斯特地貌具有雄伟壮丽,千姿百态的多种景观,这些不同景观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均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通过溶解可溶岩,侵蚀而成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天坑、溶洞、峰丛以及天生桥等。而这种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CaCO3=Ca2++2(HCO3-)。课堂简易实验用碳酸钙固体与碳酸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模拟大自然中水流对含有碳酸钙成分岩石的侵蚀作用;加热碳酸氢钙溶液,生成碳酸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模拟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过程。这一化学实验过程,通过使学生动手参与,观察实物真实的化学变化,调动了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外资源的利用

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校外场景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对学生成年后的行为方式影响深远。尤其是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的特殊性,更是与户外考察等活动形式的学习模式密不可分。现代地理教育,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到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真正本领,学生的一生都会受用无穷。鉴于此,学校、教师要注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手段与途径。地理知识校外资源包括地质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地理知识专题讲座等社会人文资源以及野外调研、参观、旅行等自然资源。学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切身感受到“自然之手”的强大,经过时间长河的加持,足以形成开天辟地般的巨大力量。由此引起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以及谦逊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必须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书面化教育教学模式,要结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将培养、训练学生今后工作生活所必备的技术能力为终极目标,真正做到以提升学生个人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立体式全方位教学,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韩清延, 何雪莲. 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使用方法初探——以广西喀斯特地貌为例[J]. 广西教育, 2017(46):2.

[2]李子建, 孙彩霞. 重新审视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社会资本的观点[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9):8.

[3]韦翠茜. 将本地山歌开发成音乐课程资源探析——广西凤山县将优秀山歌开发为校本教材侧记[J]. 基础教育研究, 2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