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整体意识 完善小学数学思维结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渗透整体意识 完善小学数学思维结构

曾祖林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小学 641500


摘要;构建整体意识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完善小学数学思维逻辑的结构,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将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梳理,进而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整体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现状和小学生所处的数学认知能力水平,结合数学整体意识的内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课程知识,回顾温习旧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意识;思维构建

引言

渗透整体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渗透整体意识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力,以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学科整体意识进行有效的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内容如下。

  1. 合理的设置教学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数学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发掘课堂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并找到渗透数学结合思想的切入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等,进而针对班级的学生和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在实行数形结合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同时更加深入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而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实物演示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充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还要在课堂的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课堂结束之后,还要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数形思想的应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该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才能保证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分数数学知识时,教师应该结合分数为学生画出相应的图案,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这部分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明确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二、使用思维导图,提升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类学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的频率非常高。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渗透数学整体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针对小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解题能力不强的现象,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解题过程中,使学生快速找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隨着解题经验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逐渐脱离思维导图的辅助,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去解决多种数学问题,形成较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用法以后,教师给学生出示一道统计相关的习题。为了更清晰地确定习题中的统计项目和数量关系,将条形统计图准确绘制出来,教师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习题中的内容更为清晰、直观、有条理地呈现出来。有了这样的基础,这道数学问题便可以快速得到解决。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在讨论之中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发散思维,从而使绘制的思维导图更为完善,使自己的数学基础得到有效巩固,知识体系更加完善,数学思维也能获得持续发展。

  1. 以迁移为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线 
      数学教材的编排本身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难度,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智力发展规律。从教材本身和学生任务来看,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是连续的、不断层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基于对旧知识消化。小学生连续不断地学习数学课程,显然是不可取也无法实现的。课时安排既适应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又造成了学生学习需求与实际授课情况的脱钩,是一种对教学效果有双向影响的教学实施安排方式。一个个课时将原本连续的知识点,割裂成独立元素。虽然数学教材的编排.渗透了结构化思维,但是这对于学生需求而言是不够的。日常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点,理解新知识本身及其应用方法,从而更好的渗透整体教学。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通过单元化知识整合开展结构化教学,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断层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温故而知新的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找准新旧内容之间的连接点,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础探索新知识,以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个单元时,教师按部就班开展教学活动也能完成知识传授任务,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课堂教学参与心态。不同立体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不尽相同,但是在数学思想和探究方法上是相通的。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点,为学生设计连续性的自主探究任务,让学生结合长方体的相关公式推导体验,逐步完成圆柱与圆锥相关公式的推导。这个过程中,身为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即可,一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探索其中的共同点,借鉴之前的学习过程来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就已经进入知识迁移的大门。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通常采用逐一讲述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点传授,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将每一处的重难知识点讲述的十分详细,但是不足的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没有产生相关的串联,所学内容较为分散,并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由于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整体能力较差,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限,大多数学生无法自主将所学知识点连接,无法形成完整的数学思想结构,从而不能有效运用数学知识体系解决其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整体意识的形成,对于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可有有效的帮助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渗透整体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云霞,初向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情把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7,(010):

[2] 冯炳柒.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2018,(6):182.

[3] 刘筱婷.核心问题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教师,202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