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

王岳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7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体系的主要学科之一,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即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培养该项能力的重要意义,并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等方式,促进口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表达能力;探究

引言

语言表达的形式相对比较丰富,他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语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能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进而不断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将个人想法、情感等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可拥有清晰的判断思维,能够准确表达自身观点,更好与他人交流。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成长特点,担负语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教学职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一方面,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密切关联,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外化表现,学生如若表达流畅、语法运用娴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逻辑思维清楚。而逻辑思维又与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相关,因而培养语言能力还会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语言能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若在成长中缺少语言辅助,则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很容易出现误解。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写作能力是学生一项最基本的能力,是表达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技能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工作学习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对学生写作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对课文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文章写作的要点,培养他们拟写写作大纲的习惯,当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列出写作大纲之后,就能在写作大纲的引导下把作文写好。当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普遍面临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并加大课外阅读量,通过观察与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教学课上,教师也要结合本节课所写的主题,精心选择示范性作品对学生展开教学,借助对示范作品的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使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写作。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记日记和读书笔记的习惯,将生活中的趣闻趣事以及读书感,通过自己的笔写下来,当学生逐渐养成书写笔记的习惯之后,他们就能更好地利用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素材来展开作文写作。所以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对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使小学生能够高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二)丰富训练方法

学生卓越口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工程。若一直沿用同一种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学生将会逐渐失去参与的兴趣,进而降低训练效果。因此,教师需将多样化的训练形式引入进来,促使学生的新鲜感得到增强,能够主动深度参与进来,达到表达能力持续提升的目的。1.课题训练。文章题目能够体现文章主旨,依托题目开展训练表达活动,可帮助学生对课题含义充分理解。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本文的题目即揭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题目仔细观察,明确文本叙述重点。之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内容,且回答问题:“为什么作者要用富饶一词形容西沙群岛?”这一问题具有多元化答案,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同时,学生思考过程中,既可对文本主要内容快速把握,又可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2.标点训练。语言表达过程中,标点符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帮助人们将思想感情更加透彻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分析文本中的标点符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习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本文在对话当中出现了较多的标点符号,包括破折号、省略号、感叹号等。这些对话当中的标点符号皆蕴含着特定的感情。以“我……要钱……”依据为例,短短三个字,却用了两个省略号。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本句话的情感,琢磨作者的思想动态,探究标点符号的运用意义。学生通过分析得知,这些省略号充分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犹豫。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即可将其借鉴于日后的表达实践中。

(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生活化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在语文学习中,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在生活当中,很多学生会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导致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在表达方面会逐渐走向“茶壶倒饺子”的现象。口语交际的表达相对于书面的表达形式,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学生日常的沟通发展。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面对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当中教师更要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在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和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场景,在生活情景当中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到《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文学书籍或者观看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人物吸引或感动。因此,开展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在班级范围内以自己最喜欢的人物为主题,展开讨论并且进行记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将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简单地交流,向他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人物吸引自己的地方。第一部分时间应当充分给学生自由地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第一段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举手发言,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结束语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阶段,语言表达对其学习知识、与人交流具有重要影响。对此,语文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信息技术、开展演讲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日后语言交际上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祁清树.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三个策略[J].长江丛刊,2020(27):53+55.

[2]马亚军.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20(15):59-60.

[3]胡勇飞.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下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出版者不详],2019:294-295.

[4]邓海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80.

[5]洪五和.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