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理论中自由需求的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浅探——以外研版英语7A Module 3 Unit 1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3


基于需求理论中自由需求的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浅探——以外研版英语 7A Module 3 Unit 1为例

吕倩

乐清市虹桥镇第一中学 325609

【摘要】

课堂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特定环境,我们除了需要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外,决不能忽略他们的心理需求,因两者都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观察现在的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教师教学的重心也逐渐不拘泥于语言知识上,但对学生心理需求的了解仍不够全面。本文以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中学生对自由的需求为依据,通过讨论与反思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堂教学,浅探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期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七年级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 自由的需求


一、引言

七年级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使用了歌曲、视频等素材作为辅助,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支撑和建构课堂,学生仍然显得有些冷漠,提不起兴趣;或者,同一个教学设计,分别在自己带的两个班级展开,却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亦或者,为了适应自己教授的班级实际情况,对外出听课时相当欣赏的优秀课件做了比较恰当的调整,但实际教学后并未收到期待中的反响。那么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响应新课改号召的前提下,不机械地操练寡淡的语言知识点,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做到了这些,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不慎忽略了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心理需求因素。

相辅相成的良性师生关系对于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教师有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生对所要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感兴趣。只有这两者达到了和谐统一,才能最终促成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教师的满腔热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被冷水泼灭,遭遇挫败。我们都了解,七年级学生刚踏进初中校园不久,后脚也许还在小学校园徘徊,心智上还尚不能完全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他们还未成熟到能够自律地进行单词记忆和语言知识学习和有序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多数也无法为英语学习调整出较好的状态;他们难以对英语学科一直保有兴趣,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出现不安、害怕和厌倦的情绪。

因此不难发现,想要实现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稳定而良好的学习态度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相信大家都同意这一观点,即在相同的英语课堂中,持不同学习态度和情绪的学生,收获必然不同,英语语言能力必然有差距。学生的心理因素容易被忽视,但它是不容忽视的。即便我们对教学内容相关的所有其他环节都做了周全的考虑和设计,还应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从而充分挖掘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以期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自由需求理论的内涵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1925)提出的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为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威廉•格拉瑟认为,当人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具体由五类需求所驱动:生存的需求、归属感的需求、自由的需求、权力的需求和乐趣的需求。1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这五个项目对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五种需求分别是:渴望有序的教学环境(生存的需求),渴望团队的认可(归属感的需求),渴望学习中的自由(自由的需求),渴望体验成功(权力的需求)以及渴望获得乐趣(乐趣的需求)。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我们的教学环境尚可,团队或者说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较为成熟,也尽可能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发明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然,恰恰忽略了学生对学习中自由的渴望,即自由的需求。

自由的需求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大班制课堂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相对“保险”的教学效果而要接受环境等方面的局限,不敢过于开放,这源于教师对未知课堂的恐惧,怕无法把控个中尺度。很多情况下,自由需求的缺失是无声的,因为教师与学生没有处在同一频段,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切换频段,收听来自学生渴望学习自由的声音。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对象和现象时应该要有转换思维角度,把握重点和解决关键问题的理念。


三、指向自由需求的教学实践

定位好问题的关键点,仅表明切换对了频道,收听到了学生渴望学习自由的声音,我们还应该结合这种心理需求,采取合理的对策。

案例:外研版英语7A Module 3 My school Unit 1 There are thirty students in my class.

背景分析:上这节课正值夏天的闷热还未消散的九月,并且是下午第二节课。通常情况下,这时的学生都是一副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虽然七年级英语课的教学设计也尽可能加入歌曲、视频和一些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但教学效果定然会大打折扣。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1是有关“教室”的话题,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够描述自己的教室,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有更多认识并表达出来。


  1. 自由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固定和局限在那一个教室,哪怕刚踏入初中校园的七年级学生,当新鲜感耗尽,难免会倦怠。如果我们能够对环境做一些改变,势必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如在Unit 1第二课时中,虽然教学重点是谈论学生自己的教室,但Module 3的话题是“School information”,不需要局限在教室里,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既契合了模块主题,也做好了与Unit 2谈论校园的衔接和准备。活动片段如下:

T: We know what Daming’s and Linda’s classrooms are like. And we’ve talked much about our classroom as well. Why not go out and have a tour around our school. Do you know our school well? What’s in our school?

S: …

T: What’s in front of the dining hall? How many trees are there in our school?

S: I don’t know.

T: Let’s go and find out!

迟疑了三秒钟,学生们便带着兴奋排起队跟老师来了个“探索校园”活动,把学习阵地转移到了整个校园。由于校园很空旷,同学们不由地提高了嗓门,大声地交流,一些内向的同学也不像在教室里一般,回答问题的声音小到要把耳朵凑过去才听得见。

人的大脑对新奇的事物和不断的变化充满了渴求。在长期单调和缺乏变化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能变得不胜其烦,出现心跳、觉醒水平和血液循环的降低和减慢。2

我们的校园是天然的学习场所,遍地是“教具”,随时可供老师就地取材,辅助教学,也更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在这节课中,学生有了学习新单词的动机,不少同学询问“What’s that?”自发地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望,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数着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窗户、汽车、自行车…成功且自然地输出“There are … in our school.”这恰是平时课堂教学中令人苦恼、难以处理的部分——如何能够将“谈论教室”与20到99这些较大数字相结合?因为教室中除了桌椅,鲜有这样数以几十计的物品。

一改往日的局促与憋闷,这样开阔自如的环境,显然把学生从长久以来的规则中释放出来给予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帮助其从无精打采中走出来,满足了他们对自由的需求。七年级学生比起八九年级的学生,还不是那么沉静,需要时间适应和习惯初中的学习氛围和压力,他们更加渴望自由的学习环境。自由的需求得到满足,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变得顺畅,学习的愿望和动机则更加强烈。

如果无法彻底转换阵地,有时也可以在原有教室中“做文章”,比如:改变座位的布局、采用多样的分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改造教室布置等等。此外,我们亦可分析和解读文本,重组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替换和调整3。引入一些课外的语言学习内容和新奇的教学活动到课堂中来,远比按部就班地完成书本练习更有效果。


  1. 自由的课堂活动

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出更有利的学习氛围,那么课堂活动能否也给予学生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贯是设计者,学生负责完成我们的设计,达到预设好的学习目标。试想,教师能否让出“设计权”,只需把预设好的学习目标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也有机会做一个“策划”,去达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目标。完成自己精心设计的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动机断然更强烈。还是以本单元第二课时为例,最后的大任务可以是对校园做一个整体描述和汇报,教师可以只传递本节课学习目标的信息,引导学生“出谋划策”。活动片断如下:

T: Now we know our school a lot better. But how well do you know it? How can you find out?

S: (中文表达)We can have a competition and see who can say the most sentences about our school.

S: …

T: Interesting. Let the competition start!

老师提出了一个建议,认为分成小组作战会更加激烈,也可以集思广益,立刻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每个小组五分钟的讨论时间,交换各自的信息,都完成了一篇幅较长的汇报。老师在最后做了一定的评比,而且如果汇报中含有开头和结尾,为该汇报做更高的评价。

想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教师可以尝试把某些权利交到学生手里,做个开明、开放的主导者,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小组成员的选择、就座的方式、课堂中的活动组织甚至是考试都可以大胆地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七年级的英语学习中,面对如此大的词汇量,我们可以采取别样的方式进行词汇学习。我的学生利用早读和晚读时间自行组织单词竞赛:课代表随机抽取某个字母,学生自由组合竞赛小组,说出以该字母开头的单词。比如:课代表出示字母“S”,学生则说出see,school,she,summer,swimming等,答对者可以为小组加星。当然,学生会选出一位裁判。每一轮新的游戏,都可以选择新的搭档。面对自己的“创造发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没有什么抵触感,还起到了复习词汇和交流新词的作用。通过这个活动,一些优秀的学生把自己课外习得的词汇分享给了同学们,相互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1. 自由的反馈时间

课堂中的反馈(Feedback)之于教师和学生都相当重要。在英语课堂中,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让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帮助他们形成个性的表达和健全的人格。但我们是否又一次忘记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很少把自由反馈的时间交给学生。回想日常的课堂,学生普遍在接收教师的评价反馈,却少有机会让自己的反馈被听到。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交出一部分评价反馈权利。如本节课中前半部分探索校园的交流过程,以及最后的汇报小组竞赛活动,学生随时可以提出疑问和评价,教师可以退到“二线”做副裁判员,把裁判长的位置让出来。

学生“feel free”当场解决问题,比如有学生观察到数量大于99的物品,会问:“老师,一百是不是念hundred?”“那一千呢?”旁边的学生不免会起哄“那一万、一亿呢?”如果我们此时因为他们随口说中文而压制他们提出问题的行为,那就不会有thousand、million甚至billion的积累了。

同样道理,小组竞赛描述校园时,也可提出“一人裁定”的方式是否公平,多让学生做评价反馈者,凸显生生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的重要性。并且七年级学生作为青少年,也尤其重视同伴的评价,教师应正确地引导,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上留给学生以适当的反馈时间。


四、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应对的的问题变化万千,现象各不相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笔者提出的建议是结合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常常提醒自己注意,科学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勿要忽略学生对自由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浅谈探,希望挖掘学生更多方面的语言技能和思维品质,开拓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学科素养下我们呼吁更加个性化、更加开放的英语课堂,如果教师作出正确的判断,让自由的需求被关注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成他们更好的表现,我们便更接近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 Jonathan C. Erwin《选择性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3] Eric Jensen 《适用于脑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1 Jonathan C. Erwin,选择性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P.7

2 Eric Jensen, 适于脑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P.12

3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P5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