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美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3

医学生美育教育的实践路径

王思文 李明

新乡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书经》有云,“克昌厥后,斯文在兹”。这句话陈述的是后代的兴旺发达的根本就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的文化知识。新时代的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职能,有责任和义务为美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把高校美育教育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高等院校 医学生 人才培养 美育 实践路径 教育体制

  1. 美育教育的内涵

美育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者叫审美教育。说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去认识美、主动去发现美及主动去创造美的能力,高校通过美育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德、智、体、劳的发展。美育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高校美育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生的幸福生活奠基。不仅如此,美育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引领高校大学生政治觉悟、提高道德认知、完善高校大学生专业素养、扩大学生知识范畴、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运动质量等方面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高校大学生美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发展大学生教育事业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工作。

  1. 国内外研究历史以与现状评述

美育在国内外教育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中东西方教育家都把美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德国教育家席勒的美育教育思想在西方美学的历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很好地表达了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格不可或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文化、树立人生理想的一种教育方式,最基本的是人生观的教育。这就足以见得美育教育在引导人们思想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在我国的美育教育过程中,要引起重视的群体是当代高校的学生。

  1. 高校美育教育的紧迫性

  1. 国内国外形势的深刻变化

在我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实施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等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核心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各种价值观对高校的渗透,教育的功利化层出不穷,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名次,用应试教育的态度教导学生,在社会上形成唯成绩“独尊”的教育模式,不顾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缺少对学生品行的塑造。

  1. 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重要的人才储备资源,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未来所有的期待。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之中最后的实质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目前我国在校的大学生人数众多,对高校大学生实施美育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加强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才能储备一批能担起国际竞争责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后继人。

(三)高校美育教育体制、制度有待完善

在当今社会的新形势中,高校美育教育在建设上存在相对薄弱的地方。第一课堂教学对“门门有美育,科科有特色”融入性不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浮于表面,美育教育活动形式单一;美育教育理论课时效性不强;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深刻;以及在创新资源教育资源对网络美育的挖掘力有待加强;高校大学生美育教育缺少专业、负责的教师;高校缺少美育教育实施的环境和氛围。

  1. 如何开展医学生美育教育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学高校美育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医学生对美育教育的了解状况,采用自编的《医学生美育教育调查问卷》,在辅导猫平台,以信息收集的方式对在校学生展开网络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性质,第二部分从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认识、思想现状、参与美育活动的方式、对学校教育形式的评价等方面制定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1200份。在对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后发现,大学生对于美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总体上是支持的、积极的。对于大学美育的作用,94%的学生认可“美育促进智育、德育的发展”,且近82%的学生对美育活动的开展呈期待态度。但学生对于美育教育的认识呈现不足,关于学生对大学美育的理解程度,51.8%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只有6.1%的学生选择“很了解”。大学生美育教育环节的中心应该是“立德树人”,秉承以德为重、以生为本、严管厚爱、全面育人的管理服务理念。从医学类院校学生的普遍性和医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两点入手,把医学生美育教育落到实处。

(一)打好美育“保障拳”,学生教学有课堂

结合医学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大多属理工科、医学生的学业繁重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缺少美学教育、审美教育等课程建构,对本校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于“你的兴趣爱好在大学的发展情况”这一问题,仅有1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上老师进行培训”、17.2%的学生选择了“系统学习了美育知识”,而其他的学生更倾向于“凭借自己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了在校学生对目前开展的美育课程认可度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该在专业教学和选修课教学中融入课程美育,例如,影视美学赏析的课程上,通过和学生一起观看有针对题材的电影,观看结束后通过讨论电影的剧情作为导入,在教授学生电影镜头、景别、景深等影视赏析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专业角度分析电影表现手法的含义,将电影的主题和学生的现实问题和状况联系起来,在影视美学赏析课程中融入美育教育,进行高校大学生美育教育。

(二)打好美育“隐形拳”,思想引领有高度

针对“你认为高校美育应具备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是?”这一条目,调研结果显示,在校学生中选择“校园氛围”的占比最高,达到了67.6%,这一主观数据也与客观事实相符,高等学校有责任营造符合美育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无时不刻不接受美的感染,帮助学生做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各种准备。美育教育能否顺利开展,是帮助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让医学生主动践行美育教育,建立师资队伍为支撑抓好第二课堂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标准。例如,在古代建筑结构特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感兴趣朝代的建筑风格,在课后深入了解某个建筑,具体到某位建筑设计师,从设计者的生平建筑特点中,了解设计者的人生经历,发觉个人思想上优秀的成功特质,从而为打好大学生美育的“隐形拳”提供更有意义论据。

(三)打好美育“活力拳”,校园文化有热度
构建高校美育教育完备的文化育人体系,把人文精神浸润到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底色之中。在校园问卷调研中,针对“你希望学校通过哪些途径开展美育教学”这一问题,选择“课外活动”的学生最多,占比44.3%,其次分别是“审美实践”与“课程教学”,分别占比28.1%与18.2%,这一数据体现了学生对多元化的美育教育形式的呼声。对此,高校应避免在教学中过度理论化、抽象化,而应该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到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的过程中来,打造教学、实践与活动相结合的联动格局,实行教、思、行、传、论、演相结合,对于学业、校史上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案例,提取出来,作为典型进行文学上的编排,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疫情期间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等抗疫院士的事例,经过编排,抓准机会,深入挖掘美育工作的教育性,让学生把职业成长和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对医学坚不可摧的忠诚、对学校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四)打好美育“情感拳”,心理育人有温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进行了划分,具体拆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个体都是具有这五种需要的,但是由于个体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发展速度也不同,所以会出现各个时期对各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但是如果基本的社交动机、群体行为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产生孤独寂寞感,不仅有碍学生互通思想与情感,且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优美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能激发人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心理健康咨询室、党日活动、寝室文化节等节点性活动,听取学生反馈对于自身问题的一些阐述,并根据个体情况特点给予实质性的意见,巩固高校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到调节师生情绪和释放师生压力的目的。

(五)打好美育“驱动拳”,队伍建设有力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完善美育教育队伍的建设上,要着力打造的美育队伍是工作上有专业的美育教育能力,品行上能够真正的为高校大学生做好行为表率、让社会承认、学校认可、家长放心、学生们信任的。问卷调研中,关于“当前学校的美育教师师资力量如何”这一问题,19.5%的学生选择了“师资力量雄厚”,74.4%则认为“师资力量一般,只能做到基本符合需求”。因此,高校在发展美育教育中,应建立严格的教师职业标准,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美育教育,培养并引进专职的美育教师,让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化身成校园中的一面旗帜。只有全面发展的医学生,才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体现出“完美医生”的特质,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软实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更好未来。

(六)打好美育“创新拳”,美育介入互联网

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对高校美育教育影响越来越大。问卷调研中,62.5%的被调查学生表示,网络是他们提高自己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资费的平民化,网络逐渐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新鲜资讯与知识的首选方式,能更及时了解高校医学生的网络信息,能够让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密切关注到学生的问题,从基层做好网络上的美育教育,为培养校园网络好网民做出一份贡献,既能够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提高高校美育教育的效率,又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1. 把美育教育融入医学类院校的意义

对医学院的学生而言,把高校美育教育融入医学类院校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我国早日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医学人才支撑;对高等医学类的院校而言,美育教育使得高校美育教育的观念得到更新,高校美育教育的工作方法得到的创新,开拓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思维,让医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收到“潜移默化”、“富有教育意义”的美育氛围,这样才能站在美育教育的角度培养出一批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医”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将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

  3.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4. 《高校辅导员给予美育视角推进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6.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M].//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47

  7. 席勒. 美育书简[M]. 徐恒醇译.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4.

  8. 席勒. 秀美与尊严[M]. 张玉能译. 南京:意林出版社,2009年第71期.

  9.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11.景云川,韩莉. 医学生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法[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年第26卷第6期.

11.卢铭. 美育与医学生管理[J]. 医学教育探索,2007年底6卷第9期.

12.张丽春,丁一,许维新. 医学院校美育与医学美术课程整合的思考[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年第22卷第2期.

13.米丰. 对医学院校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索[J]. 教学论坛,2009年6月.

14.张正江.蔡元培论美育的作用和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06):154-158.

15.蔡先金.大学美育论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年第4期.

16.王敏,曾繁仁. 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J]. 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7期

17.叶泽洲,赵伶俐.我国高校美育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给予CNKI的文献分析[J]. 美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乡医学院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高校辅导员研究)培育项目(项目编号:XXMU21FB19 / XXMU21FB09 / XXMU21FB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