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构建校友育人体系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构建校友育人体系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曹玲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 201209

摘要:校友资源作为高校一种独特而又具有重要实力的综合性资源,在高校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建设“一流本科”、大力推进“新文科”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发校友资源、挖掘校友潜力,使其在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在阐述校友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校友育人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育人工作引入校友资源路径,旨在为发挥校友在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等方面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友资源;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一、校友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校友是指曾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过的各类各级学生,现在校友的概念延伸到更广泛的意义上,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在某高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所有教职工。校友资源与传统概念上的资源有所不同,有自身的特点:(1)结构的多元性。高校每年的毕业生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随着高校的发展毕业生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庞大。校友资源在高校多年的发展之后往往在行业、地域、层次、年龄梯度、社会影响方面都存在多元性。高校的发展会迎来毕业生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为社会体系注入新血液、新资源,校友资源是高校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之中的多方位广泛的影响力。(2)价值的潜在性。校友中有许多优秀毕业生,需要对其特有人才的潜在价值进行合理性资源开发,使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化。(3)资源的可持续性。一般物质在开发使用过程中就意味着不可再生,但校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综合性人才发展资源。(4)内在的激励性。学生需要榜样的激励和引领,特别是杰出的校友,如果能够接受邀请回校为学弟学妹开展讲学或讲座,可以帮助在校生了解杰出人士的人生规划和成功体验,以起到激励在校生奋发向上的目的。(5)开发的经济性。每一项教育资源都具备自身价值,学校在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支付各种费用,但校友资源例外。校友往往对母校情感独特,更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母校,感谢母校曾经给予的关怀与教育,所以校友对母校的感情是充分而密切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校友带给母校不可或缺的情感基础及物质资源。

二、构建校友育人体系必要性

(一)助推大学建设一流本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要建设一流本科,就要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课堂革命、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等方面,勇于创新,踏实进取。校友与大学存在着共进退的关系,在推动大学发展的进程中,学校需要广泛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物资捐赠体系,通过各行各界的校友对母校实施各个领域的资源重组,使学校在国内外各高校进行合作时,有大量的物质基础做后盾,使学校在创建“一流本科”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新领域、研究新课题,科研、教学水平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高校的校友渗透在社会不同领域,有科研和教学的专家学者,也有社会各界的领导人员和各类企业专职的开发领域人才,这些校友有广泛的人脉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或是对工作领域的创新行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及自己的指导思想,为母校培养专职化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帮助母校打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学生职业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推进“引企入教”,开展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开阔大学生的就业视野、提高就业的竞争实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鼓励高校进行深化体系改革,与各个领域的校友进行多方面合作,与校友所在的相关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提供毕业生实习、实践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使毕业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为毕业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和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契机和终身影响。



(三)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完善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机制

校友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需要全新的思路、方法、机制和模式的引入,才有可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校友所在企业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和基地,校友企业可以与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达成双向选择,实现良好互动,校友企业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基础创业资金,使得高校学生的创业想法得到落实,并保障其有序推进和发展。校友资源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铺路搭桥,提供展示自我、创造价格的一个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构建多维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高校—社会对接的协同反馈机制

高校的校友评价能够真实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校友的就业状况也能充分体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其人才培养和社会适应度的功能定位。尤其是对于应用型高校,着眼于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更应该关注社会需求,并根据校友的反馈和社会需求状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应用型高校的社会地位。要重视校友对高校教育的反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高校—社会对接的协同反馈机制,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友满意为最高目标,靠校友口碑和高水平的社会服务能力拓展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空间,提升社会声誉。


三、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现状

(一)校友资源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重视程度不足

创建“双一流”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对于高校如何推动成果转化,加强社会参与度,推进国际院校合作沟通、互惠校友是学校对这些资源把控的重要体现部分,其中校友所涵盖的育人信息、财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都会有重要体现。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校友资源与高校的亲密度非常坚固,是学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支撑。校友文化积淀不够以及高校自身相应体制的建设缺失,从整个大环境看,校友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部分高校已认识到校友工作的重要性,但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深层开发利用校友资源。其次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误认为校友工作只是或者仅仅是为了筹集办学资金,重功利,轻情感。不能片面的认为校友只是那些已经具有“双一流”的高尖端大学,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校友工作则毫无意义,从而校友工作并没有实质性工作配置和产出,无法深入推进。

(二)校友资源管理运行体制不健全

完善合理的人员配置是校友会能力、价值的重要体现。目前高校容易出现校友会缺乏统一的领导及工作部署和整合缺陷等各方面弊端,造成校友会的工作指派条理不是很清晰。针对这些情况,可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资深校友会的执行模式进行整合,学习国外一流大学的校友会工作内容及人员分配方式,根据其人员组织架构从而进行人员招募。对于志愿者的需求,应尽快提上日程和招募计划,从而改变我国目前校友会的现状。如志愿者工作人员和专职专项的负责人员缺少,其工作内容条理性不是很清晰等问题。好的高校校友资源应该是建立一个学校、院、专业自上而下的总会、分会体系,并由学校总分会工作运行与分布在各地区的校友会形成紧密沟通,双向互动的资源管理体系,而现实的问题不仅体现在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完整,同时也体现在经常互动机制无法维持和难以发挥实际效应。

(三)校友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信息网络化的技术不断成熟,信息智能化可推动高校信息化的有效发展,为校友会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信息网络智能化可推动其现有的运行模式,摒弃以往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低效率单联系等工作方式,进行校友工作信息化整改,全面创造校友信息的集中化、全面化发展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校友会的综合实力,有效管理及时改善校友会的存储资料及信息档案等多方面信息。目前落后的信息管理方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校友工作的开展,学校工作缺乏网络建设,应及时提高校友会的共享平台,加强校友会与学校之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四)校友资源深层开发利用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在现阶段表现为很强的局限性,特别是校友工作的服务对象还局限在知名校友中间,优秀校友固然会给大学带来丰富的资源,但大学的发展需要全体校友的支持,当前大部分大学过于注重优秀校友的开发利用,强调名人效应而忽视其他校友,不利于凝聚全体校友的力量。普通的、不知名的校友也是高校校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校友资源存量,也许他们现在不具备为高校提供资源的能力和条件,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应该被忽视。



(五)校友活动形式单一,创新力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校友工作方式简单,活动形式十分单一的情况,为搞活动而办活动,校友会对于其组织内容没有创新意识,不能及时合理地提高校友的参与热忱,且校友会在组织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组织方案,使活动不能有计划、有部署的开展。活动过于随意化,局限于校友联谊、邀请一些知名校友回校做讲座和介绍募集款物,创新力不足,且活动内容过于单一化,不能使校友会活动多元化、广泛化、全面性的举行。如果在活动中只停留在交流的表面,内容不能使校友活动得到有效利用及更好开展,因此校友资源不能对母校进行合理帮助。

四、“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有效开发与管理校友资源对策分析

(一)健全校友工作组织机构,加强高校校友工作力度

相比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专业、庞大的校友工作队伍,我国高校校友工作队伍的人数、专业化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学建设发展的需要,对于社会资源的重组,根据院校所实施的各种方案,需要校友会进行互相协调。相关的参与部门应本着共同进步、良性发展,互相协调、互相扶持的工作方案,为母校发展提出新概念、新思路、新格局,更好的为母校提供多元化的建设及指导。

与校友会联系最多的就是校友之前所就读的院系,正因如此,校友对院系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院系的发展也是校友所牵挂的方向之一。学院应定期开展校友沟通交流活动,通过信息化的网络渠道,使校友更多更广泛的关注其院系的发展近况。提高基层组织对校友工作的重视度,对促进校友的有效开展及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加强院校与校友的有效交流与合作。地方校友会是指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友在各地区(行业)或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等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聚会活动和联谊活动等,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友的成长,通过校友的成长来促进母校更好、更快发展。校友资源调动能力与学校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任何学校都有不同层面的校友,只有校友间适时恰当的匹配,才有更好的资源调度。发挥地方校友会活力让同地域的校友连接起来,创建有信任、有活力、有效果的团体。同时,有利于发挥部分带动整体的作用,以提高地方校友会的工作水平提升校友工作整体水平。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校友数据库建设

尽管校友会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很多校友会只是搭建微信群去维护关系,并没有完全建立强链接关系,数字化校友名片通讯录帮助校友建立强链接,实时更新,永不丢失。面对校友会工作的平台,各大高校应给予支持与发展。学校对于平台建设应从自身的角度及自身规模进行考虑,多元化构建平台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资源的可靠性是学校校友会工作开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各二级学院要建立校友工作子平台,可将校友平台划分为“校友活动”、“校友资源”、“校友新闻”、“校友志愿者”、“网络课程”、“校友俱乐部”、“寻找校友”和“我的账户”八大板块。“校友俱乐部”板块可包含“职业体育、全球发展、音乐赏析、创新创业”等内容,校友可以通过加入一个共享兴趣小组,与拥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其他校友建立联系,交流分享经验,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校友活动,促进校友力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现有体系进行不断的深化改革,对校友会的服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不仅使校园与校友会可以展开深度合作,更可以使学校更直观的面对校友会的服务,提升更进一层的解决方式。想要转变当前高校校友工作现状,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校友工作的理念,必须坚持服务性原则,以校友为中心,以校友满意度为首要任务,构建起新型校友服务模式,努力提升校友服务质量,实现多元化服务,使校友与母校之间形成有效互动,使校友切身处地的感受到母校给予的回馈及真诚,可使校友与学校之间达成更为密切的共识。



(四)重视在校生情感培育,激发情感动力,开发潜在校友资源

当前的在校生就是未来的校友,是高校的储备资源,如果进行有效的投资,在将来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其次是信息的分享上,在校生很容易有机会加入一些校友群或聊天组,其中就可能有不少工作信息分享以及内推机会。再次是像校友会这种社交场合,能有机会在私下接触到行业里前辈和长者,为在校生提供更多接触外界资源的机会,借鉴毕业校友的经验促进其成长。提升在校生对母校的认同及热爱,让学生从一进校开始,逐渐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信任、尊重、认同。同时重视校史文化的传承,充分发挥校史文化对在校学生和广大校友的教育影响作用,在学生和广大校友中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大学精神等文化宣传与教育熏陶,培养他们爱校荣校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后为母校建设尽上自己力量的意识。



(五)广泛拓展“合作链”,引入“校友导师”,形成“和谐共生”格局

“导师制”是指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对学生学业、专业、职业、就业、创业等内容进行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校友资源在“导师制”这一环节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首先,校友这一特殊身份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并给予正面激励和有效的方法指导,引导在校生学好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学习借鉴校友创业经验,并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校友能准确把握社会需求,能把最新的社会需求信息带入实践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教育指导,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再者,校友可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时可遴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课题。将“校友导师”纳入学校导师制的总规划中,使母校与校友之间成为“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韩启飞,贾亦璞. 校友文化培育路径探索[J]. 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64-66.

[2]何志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友资源的理性认识与有效利用[J].中国高教研究,2018(6):77-82.

[3]郭姝,刘杨.“双一流”背景下大学校友文化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8(5):92-96.

[4]罗志敏.新时代大学——校友关系建构的现实考量[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39(3):171-17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