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

梁彩俏

百色平果市第七小学 531499 广西省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受到自身天性的影响,对于周围世界往往存在强烈的好奇心,该阶段是培育学生科学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知识探究的重要阶段。目前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科学教育兴趣的激发并激励学生主动开展知识探索,从而推动学生科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帮助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习兴趣


科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学创新能够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助力。但客观来看,由于大部分科学教师受到自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忽视科学教育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也难以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因此在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堂优化激发学生兴趣并激励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目的,推动小学科学教育创新。

  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开展科学学习

为实现小学科学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激情的激发,充分挖掘学生科学学习的原始欲望。小学作为学生开展系统化学习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受到其活泼好奇天性的影响具备浓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初步接触当前丰富的自然世界,学生本身具备探索欲望。科学作为一门神奇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科学资源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主动投入到科学学习之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进行探索,学习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位置和方向”部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该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分辨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前后左右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所处方位,东南西北则是客观的,不跟随学生位置的变化发生变化。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不具备较好的方向感,可能会出现根据混淆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小游戏的方式,帮助认识方向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老师作为大鱼,其他学生作为小鱼。大鱼可以通过移动来吃掉小鱼,而小鱼可以通过移动来躲避大鱼。在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所处方位报出自身移动方向,首先报告大鱼在自身什么方位,之后再说出自身将会往什么方向移动。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并通过游戏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科学学习之中。

  1. 培育学生合作精神,推动学生有效探究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开展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育。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师生友谊关系的建立,并鼓励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友谊关系,能够开展相应的团队合作。客观来看,小学生大多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探索能力,虽然在实际探索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独到观点,但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科学实验,集思广益,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

例如在进行“推和拉”部分知识学习时,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推力与拉力。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合作并鼓励学生相互结合形成互助小组,根据教师考虑开展探索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内手心对手心形成一个圈,在教师发令之后做出相应的动作。当教师说“推”的时候,由学生向外发力,感受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当教师说“拉”的时候则彼此手拉手合拢,体会拉力的作用。在学生初步感受哪里和推力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不同力的作用以及自身感受,并通过小组科学日志的方式表达自身探讨结论。同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有效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拉力的作用大还是推力的作用大?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会遇到拉力,而哪些情况会遇到推力?”之后由学生小组之间自主进行课题探究,在利用团队合作达到相应的答案之后,再由班级这个大团体对答案进行思考。利用合作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有效探索,并通过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学生探究精神的培育,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1. 利用科学规范操作,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将科学实验课重视起来,从而深刻把握科学知识的内涵。并在自主动手的基础上强化科学知识记忆力,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科学探索之中。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际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单纯理论的教学不利于思考能力较差的学生了解相应的知识。但在实际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实验室安全问题,通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的讲述,规范学生操作手段,从而保证实验安全,充分发挥科学实践的积极作用,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动力小车”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剪刀、裁纸刀等危险工具。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规范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重细节,避免存在科学实验伤害学生身体健康的行为。同时通过规范学生行为也能够使其意识到老师引导的重要性,在保证自身行为不存在危险性的同时开展探究活动,为未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动力小车”设计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小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行为与小车作品质量进行评分,规定学生行为。当学生出现将剪刀对准同学甚至伤害同学的情况时,教师必须进行扣分并与学生家长结合,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使其意识到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培养其学习习惯,为未来探究活动的探究发展提供助力。

结束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中心思想,在开始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实践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需要,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探究能力的培育。并在科学教育中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另外,通过学生科学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鼓励学生开展其他知识探究,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陈成勇. 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11):2.

[2] 赵建芹. 论小学科学教育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J]. 学周刊, 2021(18):2.

[3] 吴雯. 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科学学习兴趣[J]. 中华辞赋, 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