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物理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物理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肖利群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西中学 541500

摘要:本文分析“先行组织者”战略在高中物理预习教学使用,以探讨“导线的阻力”等影响因素预习课程为例,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引,通过创造物理预习情境,并合理的使用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的先行组织者战略,帮助学习者避免机械式的预习方法,进而形成由奥苏贝尔所倡导的有意义的接受课程。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高中物理;课前预习

一、引言

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许多物理老师对运用多种预习教学的模式提升预习课堂效果有了较大的突破,即当前的物理预习课堂内容并非局限于物理学知识点本身,而是强调利用科学的物理实践研究方式提高学员的预习兴趣。而当今中学的物理预习教学困境仍然体现在为老师如何构建科学的预习有效课堂,从而训练学员的逻辑思考,并让学员在头脑里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从而取得了举一反三、发散思考的成效。因此笔者觉得在奥苏贝尔所指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先行组织者策略不但有助于学习者更容易地记住和掌握,而且避开了老师在课堂预习的有效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说教式预习课堂[1]

二、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背景

(一)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根据有意义的学习理论知识,奥苏贝尔从四个不同的层次界定学习类型:机械学习方法与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接触学习与发现性学习,其中意义的接触学习方法是他所提出的重要学习方法。而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则是使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在学人现有的知识架构中确立起根本性的而非人为性的紧密联系。但是,有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和知识建立起适当紧密联系的认知结构,又或者虽然能够确立起适当联结,但是因为它缺乏清晰与固定,而无法为知识进行固定位置。在这个情形下,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也会遭遇障碍,在这种时候学习者往往也更容易产生机械学习的方法。此时,老师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的策略,不仅有效地帮助学员避免机械式复习,同时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产生与保持。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类型

奥苏贝尔依据学习者对新掌握的知识点熟悉程度而区分为两种,即比较性组织人与陈述性组织人。所谓比较性组织人,是指:由于学人对新认识并不完全陌生,所以可以把和认知结构中观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但没有发现二者差异和联系的能力,所以使用比较性组织人有助于整合和区别两种概念。例如,在人教版先修3-1中磁现象和磁场的教学中,首先协助引导学生回顾生活当中的磁场现象,然后指导学生比较初中学过的相关电磁知识和差异点。陈述性参与者则是指当高中学生在面临着新的学习任务时,若是在对新学习材料并不了解的情形下,老师能够利用陈述性参与者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点间的“桥梁”。如:在人教版先修3-1电源和电流课程进行预习的过程中,老师们首先运用学生先前学过的电流学理论知识,通过建立“先行组织者”的认识架构,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分解成在学习者认识内涵中已知的知识形式,然后再通过新旧知识的组合,提出电源与电流的新定义[2]

三、在物理预习教学中实施“先行组织者”的建议

物理学教学实验预习课程也是在物理课堂进行预习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目前许多高中物理试验预习教学模式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初级阶段,而且很多物理学试验教材中学生按照老师按部就班的实验项目进行,造成学生完全没有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从而使得思维能力发展和创新精神遭到严重抑制。在以上的课堂预习教学中,在“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下,有效提升物理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物理课堂中实施“先行组织者”战略,给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摸清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并制定先行组织者对策

奥苏贝尔曾讲过一段故事,假如需要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教学内容简约成一种原则来说,他认为:干扰研究者的最主要因素是研究者所知的教学内容。明确了这一个点后,开始具体的预习教学活动。所以,老师在每一节新课以前,都需要对这节课有一种宏大整体的把控,明白要怎样灵活管理预习教学活动材料。所以在预习教学活动中,要求老师在运用“先行组织者”的战略开展教学活动时,都需要先仔细钻研课本,以了解课程构成,并且摸清研究者是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这就便于老师帮助学生建构起观念间的连接。所以,老师在讲授人教版选修3-1“导体的电阻”时,预习教学目的就是使学员了解导体电阻与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理解和掌握导线的阻力与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在预习过程中,老师要了解学生是否知道“电阻”的定义、以及能否具备简单的实践操作技能[3]

(二)根据已有的学习材料,筛选并确定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形式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系统而井井有条的新东西更易于被人接受,而一些支离破碎、杂乱无章的旧学问则很难让人掌握。所以,教育“先行组织者”战略的制定,将能够有助于学校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学校对新东西的掌握能力。教育教材设计先期参与者战略就是依据教师随后所要教的材料,这种陈述必须适当而广泛以涵盖所有有关的信息。教育先行组织者的表达可能采用不同的形式:教师可能采用一条定理,或者一条定义和一条公式,还可能是一种概括式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幅图画,表达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种共性的特征: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召力量。在“导体的电阻”研究中,当学习者如果已有的认知框架中缺乏有关概念,或者遇到新的还不了解的内容,而形成了对教学的困惑之时,便是给出先行组织者问题较好的时机,而这时候概括性文字说明再结合图形的展示,不但能够帮助学习者回忆起最初的认知结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了物理教育课程向着更有意义的接受性练习方面发展。

总结:

或许人们会如此觉得,只要学生心里存在想学的念头和冲动,就可能进行有意义学习了,这个观点是不恰当的。假如学习者所熟悉的基础和新知间存在着“断裂”的状况,则新旧知识相互之间根本无法建立联系,那么所学新知极易停滞在死记硬背的无意义学习状态。所以,老师在预习教育设计中灵活运用“先行组织者”方法,以帮助学习者搭建起理解的大桥,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突破重难点,以加强对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使学习者可以逐步改善机器学习方法的状况,从而促使有意义学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基于先行组织者理论的教学微视频设计[J]. 李华珍. 大众文艺. 2020(10).

[2]“先行组织者”在大学英语视频教学中的应用[J]. 吕亮平. 校园英语. 2021(04).

[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简莹,徐呈康.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