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马永红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 075000

摘要:伴随新课程的改革,有很多教育学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适应新课程体系,构建高效的课堂。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的历史不会显得更加枯燥,学生也会更加乐于学习。由于历史中包含了很多故事,不仅拥有历史知识,还会有历史事件,这吸引学生对历史进行学习。可是,现阶段有很多学生学习历史的时间,除了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学习,在课下很少对历史进行学习。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学亟待与时俱进,及时转型。但是,在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正视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挣脱传统教育理念束缚,结合学生学情与学科特征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知识兴趣,使历史教学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陈旧

多数高中历史教师仍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陈旧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知识,这对于学生们对于历史学科的认知以及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都是一记重击。新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学生们更多的视角,如今的高中生也早就不是只会读书的学生了,他们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最有朝气的一代。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适用于过去那个年代,我们早已处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因此也就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而不断转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

(二)生活化教育认知缺

历史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发展串联起来的合集,通过历史课程呈现在学生们视野中,教材中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革除传统教学弊端,摒弃对历史知识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结合更好地提升历史学习动力,从而获得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不少高中历史教师未能认识到生活化教育的重要价值,缺少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重要过程,致使学生对历史学科失去学习兴趣,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枯燥学习。

二、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一)合理运用历史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历史新教材变化之一即创新功能性栏目。在以往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中,教材重点为正文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功能性栏目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更在无形中浪费教学资源。高中历史新教材设置历史纵横、学习聚焦、学习拓展、史料阅读等不同栏目,更紧贴学生学情,更充实多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用资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在预习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阅读正文,还需重视功能性栏目。重点学习“学习聚焦”栏目,该栏目概括课题子目,学生在学习中可记录自身疑惑之处。对于历史纵横和史料阅读栏目可作为辅助资料阅读。其二,教学过程。可选取功能性栏目中的题目作为探究主题,鼓励学生结合教材正文并在阅读史料和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展开探究,不仅能强化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一定程度还能缓解教师的压力。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三课为例,分别为秦的统一、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三个子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秦统一的历史背景、措施、产生影响和速亡等方面展开讲述,再从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三方面整合知识点。由于历史新教材容量大,但历史课程课时紧张,教师结合教学需求实施单元专题教学能在一定程度缓解课时紧张压力,更能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先明确单元主题,随即结合单元主题实现跨课题教材整合。以“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为例,该单元涉及两宋政治、军事、辽宋金元统治、辽宋夏金元经济与社会以及辽宋夏金元文化等知识内容,可明确“辽宋夏金元多民族发展”是该单元主题。历史教师可围绕该主题分别讲述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通过生活素材引入历史教学

高中教学改革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将生活融入教学中。通过感知、体验、理解的方式渗透和讲解,学生走出校园用联系实际生活实践行为诠释教学的目的。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生活化实践,不断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通过引入生活素材,寻找适合教学的生活案例,提升生活素材与学科教学的契合度,使学生获取综合性的知识。在拓展并丰富教学知识的同时,更多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在丰富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世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当代学生,其在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日后实践生活和工作学习受益匪浅。同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合理设置历史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本质原因

在高中历史教师实施深度教学时应高度重视历史教学内容的交互性,合理设置多个层次的高质量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整合分析,使学生对历史本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时应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对表面的影响因素和本质原因等进行分析,使学生透过现象更好地了解历史本质内容,实现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锻炼。

如《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高中历史教师可设计冷战下美国和苏联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有哪些举措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危机对核战争带来的启示、多极力量成长的具体表现等多个问题,让问题间有一定的联系。高中历史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历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析美国与苏联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政策等,鼓励学生引入相关史料,让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美苏争霸各个阶段的态势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问题,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对美国与苏联冷战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苏联解体的本质原因,使学生对冷战与多极力量发展有较为深刻的认知。

又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中历史教师可设置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八国联军侵华带来的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造成的影响等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可让学生联系戊戌维新运动及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背景对清政府、国外列强如何应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思考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使学生对其局限性及积极影响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师还可让学生分析谭嗣同、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中遇到的阻碍,从清政府旧势力、社会基础、内部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索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戊戌维新运动的不足及积极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应让学生分析导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多方面因素,让学生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及深刻意义,使学生对社会背景和清政府决策等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学生历史思维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透彻理解新教材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历史知识,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0.

[2]童永川.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J].华夏教师,2019(26):42-43.

[3]朱景刚.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11):35.

[4]胡秀云.关于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62.

[5]朱李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下),2018(0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