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探析

李翔

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初级中学 广西百色 533599

摘要由于物理学知识点比较抽象,掌握起来又相对麻烦,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育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点,所以在中学物理学课程中教育要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创新传统课堂形式有利于使学生更加直接具体的体验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科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激发起他们对物理的探索欲望,培养学习兴趣[1]。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改革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展开分析探讨物理创新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并给出几点建议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随着中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与发展,在中学阶段的物理教育课堂中教学方式已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并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发展,虽然物理学教育成为了中学阶段一个很主要的教学科目,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可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面临着教师课堂单调乏味、学生学习活动缺乏兴趣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教师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改革发展之路,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初中物理的教学变得更直观具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分析

    1. 教学模式固化单调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没有处理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导致本末倒置,并且一贯的根据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机械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能培养高素质综合性的实践性人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长此以往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抱有一种恐惧厌倦的心理认为物理知识抽象难懂,造成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不高,没有参与欲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物理成为了初中学习阶段的一个难点和无法攻克的学科。

    1. 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活动

物理知识是在不断的实验验证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单纯的记忆背诵知识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知识运用效果,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多都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缺乏实践动脑过程,也没有利用物理小实验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物理实验的技能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掌握。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理论知识能给实践教学提供支撑,而实践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实践活动中,一起动手动脑来发现有趣奇妙的物理现象,从中获得灵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和理解,因此当前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

2 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

2.1 重视实验教学的应用提高课堂生动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小实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工具并自己验证实验结果对学生来说是极为有趣的,不仅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参与积极性,而且能以饱满的热情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验探索过程中发现物理结论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时的成就感并建立学习自信心。因此物理实验的设计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教学能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在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探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浮力》一课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轮船、飞机、热气球、游泳的人、泡茶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进行导入并提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里或者飞在空中?”[2]由此引入浮力的概念:浮力就是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其次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玻璃瓶里面装有若干粒绿豆还有泡沫碎片并让同学们思考怎样可以快速的将绿豆和泡沫碎片分离开来,接着教师往玻璃杯中倒入水泡沫碎片快速的浮到水面上快速和绿豆分开,由此小实验可以为学生们直观的解释浮力的现象就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加强巩固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让同学们思考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现象中包含有浮力的概念并进行观察记录,此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对浮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加深了认识与理解,并且在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并进行记录分析同时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以及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

2.2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直观性

随着新课改推进实施以来,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手段设备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增强了教学过程的直观性、生动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现象,还使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更加方便。物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课视频、动态图片的方式能够使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好理解。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传播》一课时,由于声音的传播是看不见的,因此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播放声音传播过程的小实验:首先准备一个铁架台,铁架台上面挂着一个小球正好贴紧音叉,这时候小球纹丝不动,而当敲击音叉的时候小球则蹦跳起来甚至弹跳了好几次,由此可以知道“声音的传播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物理结论,由此结论可以知道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高山流水的哗哗声是由于水在振动,而人说话发声是由于人的声带在振动,使原本抽象的知识通过微课视频以实验这样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整堂课的内容浓缩在几分钟的微课视频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将班上的同学4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利用教室里能利用的工具东西自己制作声音传播的工具来探究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物理现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一物理结论,并且在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促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热闹,增加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

2.3 结合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和教授者,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效果和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进自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凸显出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并养成他们主动观察探索,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应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的结合起来,不仅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的好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兴趣参与到课堂中学的好才能使课堂效果大大提升。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例如下雨天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闪电和雷声有什么关系?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并将闪电和雷声出现的时间以及间隔时间记录下来[3],结合教师的指引并利用微视频讲解光和声音传播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深度掌握。这种方式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先进行自主思考探究然后教师指导带领他们去发现物理奥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生活事物并学会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的时候也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去观察思考,并通过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技术与手段,如观看微课录像、图片等方法使物理知识点更加直观生动的表达,同时注重通过对物理实验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在动手用脑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并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俊文.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探析[J].文理导航,2021(02):47+48.

[2]白兴旺.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20(09):127-128.

[3]雷兴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教学研究,2020(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