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员工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浅论企业员工满意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夏效明 周大庆 周晓萍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摘 要: 随着企业慢慢的走向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企业将人事管理专门分离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但是事方面的相关问题处理方式依旧是延续着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导致人事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


关键词 薪酬与待遇;环境与条件;考评与激励;工作与培训;管理与领导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国外已有研究大多表明:员工满意度会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情感投入与离职意向,直接或间接影响员工工作表现,最终影响企业绩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结构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巨大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然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经营管理中仍在认识上相对缺乏,根深蒂固的传统人事观念影响比较突出,导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隐形埋藏着很多问题。虽然,各国有企业纷纷开始优化人事部门,为了而将其功能凸现出来,建立了独立的人事部门,沿用着粗糙简单的管理方法,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控制人员成本,从而忽视了对员工积极性的开发,国有企业在保留人力资源的吸引力方面明显较弱,导致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二)研究意义

员工满意度这个概念是指员工在组织中对其所进行的工作任务行动过程中的感受并表现出来的一般态度,这也反映了其个体是否需要满足的程度,从根本上来说,员工满意度的变动有赖于员工对工作行为的期望与实际结果的对比,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形成的一种期望心理,只要是企业为其完成劳动后所提供的报酬,当员工的这这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时,就有可能产生一种不满和怨恨的情绪,致使员工总体满意度下降,容易伴随一些消极行为,例如缺勤,迟到,服务态度恶劣甚至离职等。随着外界人才竞争市场的日趋激烈,维持企业员工的稳定性,保住企业成熟型人才就显得越发重要。因此,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到真正重视员工的发展,积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空间,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满意度,最终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而员工满意度的调查需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才能合理。

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对策

根据企业的员工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各个员工的满意度。本文就对该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

(一)薪酬与待遇方面提高员工满意度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薪酬与待遇方面员工满意度最低是福利方面,而福利激励制度目前而言已经成为了企业比较重要的竞争指标,一个企业的福利制度是否完善,福利制度的实施是否到位,都将影响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的满意度,而一个健全的福利制度将让员工没有过为繁重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能让员工在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也增加了员工为企业奋斗的激情。

对于员工个人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以及奖金方面,我认为这也是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从而减少员工该有的薪资报酬以及奖金。二这样的企业往往是目光短浅的,因为现在外部人才市场竞争越是激烈,越是说明成熟型人才的重要性,如果因为公司的薪酬让员工感到不公平,那么员工的离职带走的不仅仅是他这个人而已,而是对于公司熟练操作的一大半,这总成熟型人才流失得越多,对公司的发展越是不益,因此想要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应该满足员工的比较心理,分析每一个职位的应得报酬,再根据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完成度来制定相应的薪酬计划,并且要保证薪酬计划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样才能使公司具有竞争性。在奖金方面,企业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不仅仅只有那么看的见摸得着的有形财富,还有更多的是属于无形财富,对于无形财富的创造者,企业不应视而不见,而应给予他们相应的奖金,这样才能更多的激励底层员工,提高公司的整体满意度。

(二)考评与激励方面提高员工满意度

员工考评是指公司或上级领导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衡量与评定员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员工更好的工作,为公司服务。企业通过考核,对员工给与公正的评价与待遇,同时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培训制度等。因此考评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而公司员工最大的不满也可能是由于考评制度的不完善,或者考评实施有失偏颇,一个企业只有有了一个健全的考评制度体系,才能让员工感到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才能让员工获得满足感。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360度考核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它首先是听取意见,填写调查表。 然后,对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评价。 在分析讨论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双方讨论,定出下年度的绩效目标。主要优点是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级考核制度,避免了光环效应带来的弊端。同时也较为全面的反馈了被考核者的信息,让被考核者能够多方面的提升。它的主要不足是考核成本太高,不太适用于较大型的企业。

目标管理法:它是一种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双向互动的选择,当组织最高层确定了目标后,对其进行有效分解,然后转变为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员工的分目标。考评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各个员工进行考核。其主要优点是:结果易于观测且不容易出现误差,也方便对员工提供意见,容易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责任心和事业心。主要不足是:不易对员工进行横向比较,很难为以后的晋升提供依据。

要素评定法:把考评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要素,并把每个要素细化分成几个等级,对每个级等用明确的定义来描述,然后按此对被考评者进行评估。其主要优点是相对规范容易操作。其主要不足是:描述表达可能迷模糊不清,容易使评价者产生歧义,同时也容易流于形式,考评者草草应付,达不到考评的真正目的。

关键绩效指标法:即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优点是:目标明确使员工绩效行为与企业目标要求的行为相吻合,不至于出现偏差,有利于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达成一致。其主要不足是:指标难以界定,容易使考评者过度依赖指标,忽略了人为因素。

以上这几种评价方法可以看出,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特点,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可以同时满足企业的各方面需求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所要评价的指标来选择最实用的评价方法。

对于提高考评的公平,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考评者的数量以及范围,让员工可以更加全面的得到评价,其次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考评标准,要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最后,对于考评的反馈要及时并且仔细,让员工能了解到上一季度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同时也让员工相信考评有在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相信考评的公平和合理,从而赢得员工对考评的满意

三、总结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数据分析的力度不够,由于所掌握的数据分析方法有限,所以对于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只能做简单粗略的分析,其次由于本人实际经验较少,因此在问题的对策方面可能有失偏颇,希望以后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检测,并加以修正。


参考文献:邹建军. 企业员工管理工作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