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激发群文阅读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怎样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激发群文阅读兴趣

卢凤云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六小学  547000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绘作群文阅读后的读书笔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好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也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意识、批判意识。

关键词:指导  学生  绘制思维导图   群文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于是,群文阅读的探讨逐渐兴起,弥补了单一文本的局限性理解,让阅读走上快车道,高速运行,丰满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丰厚了阅读的内容,丰富了阅读的获得。那么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单位时间读相互关联的多个文本,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写作方法,通过在讨论中梳理整合、拓展联系、比较异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这么大的阅读量,这么高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师怎样落实呢?古语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同时记记笔记既能加深印象,还能训练自己的思维,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况且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既能提高阅读能力,也符合学段的特点。

目前就笔者所见到和了解到的情况,小学高年级的读书笔记一般流于形式,以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写读书感受居多,重在积累,如果教师能在督促和评价方面多下功夫,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从揣摩文章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去考虑,这样的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传统方法写的读书笔记显现的是各种答案,不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的思维过程的。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工具,这个工具要能够显现出思维过程,显现出答案的生成过程,使文章条理分析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检查和展示交流。

思维导图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思维工具。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学习就如同带着一张地图和指南针,外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一样,可以让自己对所要去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路线,作出有效地安排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在群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高效地阅读。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变传统的讲解和分析文章为师生共同分享、研究、讨论的课堂模式,使学生逐步从自学到合作探究,最终充分学习文章的表现手法,领略文章的思想境界,情感深度,学会品味文学的品质。而此时老师仅从教的角度出发的分析讲解点即可,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释放出更多的时空,精心关注学生真实地获得学习经验的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性。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教师在尝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预习、阅读、作文以及复习等各个环节中,有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因为如此,笔者在班级开展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群文阅读的实验。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发现思维导图完全可以实现以上的要求,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大工具。下面是笔者的具体做法,大致分为三步。

一、指导绘图,激发群文阅读兴趣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比较陌生,不知道它的用处,更不知道如何使用,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一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地喜欢上思维导图。

笔者一方面从网上寻找了一些精彩的思维导图播放给学生看,甚至将前几届我所带班级的优秀思维导图投影给他们看,还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老师也用思维导图来深化阅读做笔记,学生们果然来了兴趣。

另一方面,我当堂以语文课本某单元的多篇文章为例子用思维导图进行条理分析,让学生觉得思维导图一点也不难,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很好的归整语文知识,还可以求同比异各种文章的不同风格。

接下来就让学生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笔者并未提出过多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先动起笔来,最终的成品在美观性、层次性和逻辑性方面都很难令人满意,可谓风格各异,千奇百样。

二、加强导图训练,提高群文阅读层次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阶段,重点在于通过训练,形成以下规范:

首先是形式方面,思维导图是借助图表来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常见的思维图有这八种图示:圆圈图、树状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流程图、多重流程图、括号图、桥型图。每一种图示都根据文章内容应用有所不同。

笔者所在的学校尚不具备每一个学生直接运用软件操作、交流的条件因此笔者参考软件的各种风格,要求学生画图要以“层”为基本单位,在图形、大小、颜色等方面统一风格,同时推荐了几款软件中的风格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读书笔记就美观多了。

其次是内容方面。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于如何用思维导图对多篇文章进行条理分析还不太熟练,有的不知从哪里入手,有的胡乱堆砌,质量都不高。

思维导图是工具,能否运用好工具主要还在于人,是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在内容方面,笔者就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强化训练,比如写景、写物的文章往往有清晰的写作顺序,抓住这个顺序,就能快速理出文章条理;优美的散文往往有“文眼”或者说“线索”,而且多是题目本身,抓住这个“文眼”就能理出文章条理;写人写事的文章,中心思想最为重要,围绕中心如何选材的,如何布局谋篇的,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思维导图也就呈现出来了。

为了提高群文阅读笔记质量,在进行了上述的方法指导后,笔者针对思维导图的分支数和层次数做了必要的硬性规定,要求每个思维导图分支数至少有两个,层次数至少有三个,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促使学生在阅读时积极开动脑筋,尽快确定切入点,找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条理。

在制定了这些规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导图整体美观性获得提升,有些擅长美术设计的学生崭露头角,整体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也获得提升。在群文阅读中首先让学生会品味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会观摩会思考会表达。

三、整体优化,提升阅读鉴赏

在学生基本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以后,笔者开始引导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那就是对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由会品味好词好句好段变到会写下读后心得、会求同比异条理分析让有限时间群文的阅读既高效又激趣。

这个阶段笔者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思维导图一个方面种形式表现,而是从读物选择、读书方法、读书笔记风格等各个方面入手,树立典型,促进整体提升。

比如,在读物的选择上,不仅帮学生把好门槛关,只有获得老师许可的优秀读物才能进入阅读书目,而且鼓励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就读一本书,写这一整本书的系列读书笔记,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有助于深入理解,有助于养成专题阅读的习惯。笔者所在班级的班长,平时喜爱阅读名著,她的思维导图就写了外国名著系列,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再比如,思维导图的指导也可以从某一个地方切入进行重点训练,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记叙文和说明文,因此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专门指导如何写好说明文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和技巧,这样的指导就做到了循序渐进,重点突出。

更精彩的是一些学生在画图上已经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到他的思维导图就能立刻猜出是谁画的。班级的韦新捷同学就擅长三角和菱形构图,配以直线箭头表示几个点之间的先后顺序;廖莫莎同学习惯把文章中的一个特定人物或景物画出来作为背景,一般是主要人物或者是线索,然后在这个背景上画图,文图交相辉映,非常有趣;何盈莹同学总是在画图结束以后,用彩色将整篇文章的“文眼”写在上面最显眼的地方,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总之,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将文章作者看不见的思路和方法用图示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不仅看到了文章的美,还能分析出美在哪里。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用好这个工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必将得到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冯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科教导刊旬刊》2018年第1期。

[2]武丽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2期。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