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王娟霞

海南省东方市职业技术学校 572600

摘要:数学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就业起到重要意义,鉴于中职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与其他教育教学存在明显差异,加上学生对数学理解接受能力不同,基础参差不齐,必须采取有效性教学方式来教学。而分层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方法及策略

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因学习环境不同造成的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这些差异性的影响对中职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数学教学亦是如此,倘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提高学习难度,低层次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反之亦然。基于这一情况下,中职教育教学广泛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缩短学生的学习差距,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与意义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有效手段,也是新课改下的必然要求。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基础的差异后,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按照教学目标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针对性教育,让每个学生杜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优化,进而提供班级整体学习水平,让学生学有所值、学有所专,真正做到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而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抽象性学科,知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听不懂,或者是无趣而出现厌倦情绪,加上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知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课堂上开小差、睡觉、窃窃私语等,长时间发展下去对教学质量带来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上,将分层教学法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找到学生学习的突破口,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度适宜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掌握知识,让学生听得懂、学得明白,使每位学生都能平等公正地接受教育,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从根源上解决”优等生听得没滋味,学困生听不懂“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性[1]。

二、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

部分中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掌握数学定理与基本公式,数学练习不足,难以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去解决日常生活个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长久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学习上容易受挫,提不起兴趣,如此恶性循环,不利于日后发展。

(二)、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弯道超车”,学习不费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比如部分学生学习很认真、细心,但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跳不出学习怪圈,给自身带来了心理压力,影响到日后发展。加上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难以深层次理解某一节课知识,后面的知识内容听起来也会很吃力,因此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关键。

(三)、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个体情况

生源参差不齐,接受理解能力不一致也是教育教学的一大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师方法来传授新课,容易出现“学困生听不懂,优等生听得没滋味”的情况,且课堂时间受限,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人的学习状态,造成部分学生学不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带来不利影响[2]。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制定分层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分层目标,因为教学目标、进度、内容和对象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学习的目的及要求,找到知识的关键点及侧重点进行分层教学,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才能避免学习的盲目性,继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热情,让学生轻松学习。以“等比数列”为例,在课前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录制三个相应的微视频,针对A层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一级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中公比、数列和等比中项等各个概念。B层学生基于A 层目标的基础上,运用通项公式求:已知a1、q、n、an 中任意三个,求出另一个。C 层学生因为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扎实,目标在达到 A 、B层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通项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目标分层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朝着规定的要求付出努力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二)、教学过程分层,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作为学生掌握新课的关键点,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注重教学实施过程的梯度,做到循环渐进、层层递增,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将教学内容和任务分解,引导学生有效完成学习目标,这样不仅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掌握知识,还可顺利提高整体学习成绩[3]。以“圆的方程”为例,教师可结合圆的方程(x-a)2+(y-b)2=r2进行教学分层,A层学生求圆的方程:已知圆心是(-2,5),直径为 6或者是圆心是(2,-3),半径为 5。B层学生在A层的基础上作出延伸:已知圆的知己两个点的左边是(6,10)及(-2,4),求出圆的方程;已知圆心是(1,-3),求圆过点(4,-1),求出圆的方程;而C层学生则在A、B层学生的基础上设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已知圆心在 x 轴上,点且过(2,-3)和(8,-3),求出圆的方程。学生按照要求完成知识点后,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挑战B、C层学生的题目,引导他们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有所提升,得有所获,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安排分层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习惯性给学生布置相同题型和题量的课后练习给学生,这种无差别的训练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安排学生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展开知识点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从训练中找到解题的技巧和方法。以“平面向量”为例,在课后训练阶段,教师可出示案例解答题:已知|a|=1,|b|=2;若是a 与 b 的夹角,求|a+b|;若a 垂直 a-b,求 a 与 b 的夹角。让A层学生解答:题目中已知内容、特点、观点以及归纳解题方法,认识并学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内容。B层学生探析解答:求出向量的模长运算,通过代入夹角公式求出夹角的余弦值,然后结合夹角的范围求出结果。C层学生则就解题方法,利用数量积的应用知识点求模长、求夹角以及判断垂直。让学生发挥互助协作的作用,在学习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从而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

结束语

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也对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提出极高的要求。鉴于国内中职教育生源不同,学生接受知识水平和基本素养也不一致,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过去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中,按照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调动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青凤.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90-91.

[2]傅浩宏.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下旬),2019(1):158-159.

[3]牛雪贾.探究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中旬),2020(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