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做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探讨

陈丽琴

蓬安县城东路小学校

摘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然而现实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却始终困扰着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算法多样化变成了形式化;适时适量的情境创设和复习铺垫变成了以一方为主;口算变成了笔算,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严重阻碍了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深入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方可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意识;习惯;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一线数学教师应该将计算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一个重点,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教师长期的合理引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会体现出来。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 

  一、全面掌握制约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原因,为实施教学提供依据 

  制约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心理和知识水平两方面。 

  (一)心理因素影响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专注,“粗心大意”表现得最为明显。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计算题不重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定势、短时记忆能力比较弱造成的。学生对计算题的不重视问题还好解决,这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从而使其更加重视计算学习。而对于学生思维感知弱、短时记忆弱等问题,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例如,针对学生思维定势问题,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类似计算360÷90-90,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自然会打破思维定势。而对于短时记忆弱的问题,教师仍然需要运用反复训练的方法着力加强。 

  (二)知识因素影响 

  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小学生尚不具备强有力的知识支撑,他们在计算题时出现的错误让大人感到好笑,但这正是真实的表现。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计算原理的掌握,让学生全面掌握算理和相关概念。例如,计算题常常运用简便算法,而在计算类似56+56×99=(99+1)×56时,学生根本没有全面掌握99个56再加上1个56等于100个56的算理,没有完全理解1的含义。随着学习的深入,经过教师针对错题积累分析讲解,循序渐进加强训练引导,知识层面的影响因素会逐步消除。 

  二、加强算法教学,着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算法花样繁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而教师一味在“量”上求多,众多的算法根本没有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智力,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目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小学数学计算方法多样化,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量化”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针对相应的习题,做到务实多样化算法求解的要求。例如,在教学25×12可以拆分为几种做法时,教师只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探索,有的拆分为25×10+25×2、25×4×3,再或250+50,而很少考虑从乘的实际意义出发,列为25+25+25+……+25(12个25)=300的,这种务实的算法可以锻炼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表面的“多样化”的算法恰恰掩盖了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计算的做法。 

  (一)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算法就是好算法 

  加强学生的算法教学,应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旨在着力锻炼其思维能力,提升其智力水平。只要学生独立想出来的算法,且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就应该给予较高的评价。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引导学生进行花样繁多的算法尝试,因为很多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本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有效教学时间。 

  (二)算法实用有效就好,没有“最优化”的算法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该追求算法的优化,但只为了简便而过于追求最优化,会使计算走上算法唯一的歧途,最后只能误了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引导,但教师“包办”的最优化算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不适应,因为凭学生的智力水平还远未达到教师的水准。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提出的做法,可以交由全班讨论或小组内讨论,经过同学间多次改进深化,各自深刻领悟后达成的算法,才是最符合学生实际的算法。 

  三、做好复习铺垫和情境创设教学,全面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往往会出现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的不协调,较好地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复习铺垫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旧知识,强化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进而顺利地开展新知识学习。而情境创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教学中较开放地探索新知识,对新知识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好复习铺垫和情境创设教学,达到二者的平衡促进教学,将使计算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0乘以任何数都得0》一课时,可以创设《西游记》中七仙女在蟠桃会上献桃的情境。在故事导入前,教师可以适度地进行旧知识铺垫,巩固乘法和加法的定义及其内在联系。之后,向同学们展示七仙女“手持空篮”和“手拿蟠桃”两幅图,引导学生感悟7个空篮里没有桃子,可以用0表示数量关系,将这7个0加起来,还是等于0,这时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7×0=0或者0×7=0,同样,如果分出来4个或5个空篮,用乘法算式又怎样表示呢。通过反复创设情境,加之课前的旧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理解乘法的意义。可见,通过将“复习铺垫”和“情境创设”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锻炼口算能力,助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全面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心算是用脑子去计算,心算通过口算表达。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中独立的一项,学生的口算能力强弱对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养成口算的习惯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通过同桌或小组间进行口算比赛、游戏、抢答等形式加强训练。遇到计算题,只要能通过口算得出结果的,尽量让学生进行口算,哪怕口算错误,也要让学生养成口算的习惯。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口算的准确度会逐渐提高,进而让学生的口算能力转化为一项技能,自然形成了一种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着力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起步阶段打好计算能力基础,对于他们升入初高中、大学,甚至步入社会的学习将大有裨益。作为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思考符合小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基于数学教育观的“理解”之理解[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2]杨庆余.从重视运算技能训练到学会数学思考——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变革性差异解读[J]. 2014;
  [3]毕力格图,史宁中,马云鹏.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4]郭宗跃.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辽宁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