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3

浅谈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

魏佳丽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结构,即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教材的核心理念就是语文要素,即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们被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体现在各单元的助学系统之中。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将学习的内容与策略进行结合,也可以让同学们运用真正的策略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目标和体系。本文在分析了语文教学现状和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单元整体教学现状;价值;策略

统编教材采取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体例,决定了课堂教学要以单元为抓手的结构模式。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单元整体。在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单元要素有机结合之后,他们就认为单元语文要素已经落实完毕了,而对后续的口语、习作和语文园地等栏目,就不再与语文要素进行融通整合了。事实上,统编教材的单元整体不仅体现在单元的课文中,其他板块也与语文要素有着紧密的关联。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受长期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一课一教的“课时主义”,即通过逐课教学达成单元教学目标,不愿意尝试“单元设计”。他们虽然使用了新教材,学习了新理念,但是依然执着于以“课”为单位的知识点教学,教学设计没有单元整体意识,穿新教材的鞋走老教材的路。构成部编语文学科的基础单位就是“单元”,若离开“单元”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往往很难实现整体教学的价值。另外,教学的时间缺乏整体规划,就会出现耗时长、效率低、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二、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结构的形式组织单元, 这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读懂教材,导致单元整体教学似是而非,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语文要素从课文延伸到口语、习作及语文园地中。对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的教学,教师可通过拓展补充、关注场面、聚焦细节等途径,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衬托之妙、渲染之妙、遣词之妙,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聚焦单元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与苏教版教材单元设计相比,笔者所倡导的“单元整体设计”不仅仅聚焦人文主题,还要落实语文要素。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推进,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教学整体,一个单元就有一两个单元语文要素,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关联的完整的教学整体。立足单元,从单元目标出发,纵观全局,统筹兼顾,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单元目标的扎实落地。同时,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下,教师可以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及时调整与补充,有效地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益。

(二)明确梯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部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有层次性地分布于教材之中,以单元为基本结构不断推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语文要素的编排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科学的编排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最近发展区,利于学生掌握与吸收。通过对语文要素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语文要素的发展轨迹,是螺旋上升、相辅相成的,并按照合理的顺序分解到各个单元中。有序编排的语文要素打破了长期碎片化的、重复性的知识点学习,遵循一定的能力发展梯度,建立了科学的语文知识体系。依循单元语文要素,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就有了梯度,课时的学习就保证了质量。

(三)建构知识系统,提升综合素养

以语文要素为单位组织单元结构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建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注重教学的梯度,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定的基础。比如,从“默读能力”这项语文要素来看,“学习默读”是二年级要求的,“默读时尽量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三年级强调的,中高年级则指出“提高默读速度”。由此可见,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是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能力的。由此可见,每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学习都是前后关联的,而且都能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形成知识系统。完整知识系统的建构也更利于学生在今后练习中的运用,不断巩固、不断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提倡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依循从扶到放、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思路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先通过比较,解读语文要素,再重构单元板块,凸显语文要素,最后系统推进,落实语文要素。如此能够确保学生在单元学习中习得相关知识,提升语用能力。

纵向横向比较,解读语文要素

首先,聚焦“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一语文要素的关键词是“概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已经提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对比发现,本单元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学习要求,以此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都安排了这一训练,“交流平台”则为学生梳理和总结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有的关键句直接写出了一段话的大意,有的段落大意需要根据相关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而且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其次,聚焦“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的关键词是“观察”。“观察”在本册教材中不是第一次出现,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植物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到了这个单元,则重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能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这是对观察方法的进一步学习与运用。同时,观察要求也有所提升:一要观察有序,写清过程。比如,《花钟》一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花的开放的,《蜜蜂》一文也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录整个实验过程的,《小虾》一文则按外形和生活习性的顺序观察了小虾的特点。二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如《蜜蜂》一文记录实验过程时,不但写了观察到的现象,还写了由现象产生的思考,进而展开推测。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也有相关的训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三要细致观察,生动表达。《花钟》用处于不同位置的时间词让表达更丰富,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不同花儿的特点进行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蜜蜂》通过实验记录了对蜜蜂的观察和发现,科学表述非常严谨,语言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文章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小虾》中丰富的动词、生动的修辞、细致的描写使语言形象有趣。可见,“细致观察,生动表达”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也是贯穿始终的。

重新建构整合,凸显语文要素

基于以上解读,笔者尝试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顺序进行一定的整合与调整。

1.单元内整合

在充分考虑本单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交流平台”与课文的学习进行整合。如:先了解怎么寻找关键句,如何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然后在学习课文时进行练习;把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第1题(仿写句段)与《蜜蜂》一课整合,并用《蜜蜂》作为习作例文来指导单元习作;把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第2题(学习使用修改符号)与《小虾》课后的词句赏析相整合,让学生学着把描写动物的语句修改得更好,并把它们运用到习作后的评议环节,助力学生学会用符号修改语段,把观察所得写得更加有序、准确、生动。

2.单元间勾连

把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勾连。比如,在教学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滁州西涧》的时候,将其与第一单元古诗《三衢道中》和二年级下册古诗《绝句》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同样写黄鹂,唐代韦应物笔下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与宋代曾几笔下的“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杜甫笔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观察和表达方面有什么差异呢?

3.课内外融通

就语文学科而言,仅仅学习教材内容是不够的,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语文要素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中小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进行融通,引导学生在学习法布尔的《蜜蜂》后,拓展阅读《昆虫记》这本经典著作,促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概括”“观察”等语文要素。

全面系统推进,落实语文要素

那么,整合之后,本单元教学如何从阅读和表达这两个方面来落实语文要素呢?

1.落实“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在板块一的学习中,学生由“交流平台”了解到关键语句能帮助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花钟》,默读第1、2自然段,先找出这两段中的关键语句,再提取信息,从而学会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第1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为第2句话“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找到这一关键语句后,还需要进行删减,修改成段落大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中提示段落主要意思的句子有第2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最后一句“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找到这两句关键句后,仍旧需要提炼信息,组合成段落大意“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学生由此懂得,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了小练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种花,在不同的时间也是姿态各异的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仔细观察昙花开放时不同的样子,再用上文学到的方法,把昙花不同的姿态写生动。”于是,学生围绕中心句“不同的時间,昙花的姿态各有不同”,仿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展开描写。《小虾》一课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提取信息。学生通过寻找圈画,发现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由此懂得“有的关键句直接概括了这一段的内容”。对比《花钟》第1自然段关键句的位置,学生再次体会到关键语句可能出现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在板块二的学习中,《蜜蜂》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清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并通过从关键语句中提取的信息,概括出实验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做法(见课后填表题)。习作教学中,学生学以致用,做完小实验之后尝试运用关键的词句来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完成图表(见教材中的表格)。

2.落实“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1观察有序,写清过程

《花钟》一课引导学生发现花开的时间是有一定顺序的,作者正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各种花开放的姿态的。在这一课的练笔当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把同一种花在不同时间的样子写清楚。《小虾》一课引导学生懂得作者按顺序观察小虾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特别是第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虾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受惊扰被激怒后的表现。在教学《蜜蜂》一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图表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经过、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并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按时间顺序梳理实验过程,从而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之后,把《蜜蜂》作为例文,学生在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同样借助图表,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来梳理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记录下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在《花钟》一课中,作者观察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由此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从而揭示花钟的成因。这也启发学生:观察中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在《蜜蜂》一课中,法布尔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很多猜测。在介绍实验过程的时候,课文不但写出了他的做法和观察到的情况,还写出了由此产生的想法,从中可以真切体会到法布尔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课后,教师可相机安排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仿写句段练习:“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之后,在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的教学中,学生既要写清楚实验过程,还要把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想法或者猜测写出来。

3细致观察,生动表达

在《花钟》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抓住第1自然段来体会作者用不同方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比如运用不同的动词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不同时段不同鲜花开放的不同姿态。学生能借鉴这种生动的表达方式,仿写句子。这一课课后的小练笔同样要求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同一种花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姿态。教学《小虾》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第3自然段的賞析,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找出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排比、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以及贴切的动词将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描绘得情趣盎然的,并能积累摘抄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进而在完成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2题,修改段落之后赏析同样描写小动物的片段,体会细致生动的表达。

在《蜜蜂》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实验步骤中法布尔观察到的蜜蜂飞行的情况,并体会他记录实验过程时准确生动的用词,从而感受到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并在课外阅读时学会赏析、积累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和片段,在进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时,也能把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和自己的想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下来。

从以上教学中,不难看出,阅读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阅读的延伸。为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一共设计了4次练笔:第1处是《花钟》课后的小练笔——围绕中心句,先总后分,用生动的语句写出同一种花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姿态。第2处是《蜜蜂》课后进行的仿写,用“观察到的现象+提问”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第3处是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由教师带领大家做同一个实验,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每一步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当时的想法。第4处是单元检测中的最后一题,每个人写下自己做的个性化的实验。

总之,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习得方法,“交流平台”是对方法的总结与提炼,而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并在练笔和习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和提升,一个单元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又在最后的单元整理与检测中进行了集中考查。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系统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燕,蒋娴.优化单元教学,落实语文要素——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6).

[2]黄长慧.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J].阅读,2020(9).

[3]楼燕燕.“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语文要素的落实[J].小学语文教学,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