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高中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

徐玲玲

安徽肥东凯悦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11

摘要: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思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不仅要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落实,还要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发挥多元共促的作用。数学教育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资源,包括数学故事、理性思维、科学精神、解答问题所呈现的品质等,与德育教育融合,形成科学的育人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政教育;德育素养

引言: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学科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教学,还要渗透思政教育.高中数学教学中同样需要渗透思政教育,通过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根据数学教学情况以及精神内涵,明确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原则,包括教育性、真实性、广泛性、适应性等。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进行探讨。

一、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原则

1.教育性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中数学教育中,首先要遵循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当挖掘与德育相关的育人资源,发挥德育素材的育人作用,体现思政教育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根据不同的育人资源性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等,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

2.真实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科学的、准确的、明确的,在与思政教育融合中,也要根据这些特点,选择真实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只有选择真实的育人材料,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热烈探索,更好起到育人的效果。

3.广泛性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不仅要运用课内有限的资源,还要深入挖掘其他相关的资源,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各个方面渗透思政教育,以此实现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育人,这样可以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提高高中数学中思政教育的效果。

4.适应性

高中数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要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渗透,但是由于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应当根据思政教育的素材,找到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的契合点,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才能实现有机渗透。例如根据高中数学中一些理论内容,与我国在数学领域的一些成就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使之形成民族自豪感。高中数学的综合题中,还有一些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结合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根据数学主题知识,渗透德育提高素养

高中数学学科中,包含着很多基本概念、数学符号、性质定理、公式算理等,这些知识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现实生活具有相关联系,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先要根据数学主题知识,深入挖掘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数学知识、典型案例,结合其中的思政元素,适当进行德育方面的升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提高思政教育的渗透效果。基于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其中有很多数学主题知识都可以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可以根据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制作预习学案与教学课件,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例如指数函数中引入细胞分裂等指数爆增的例子,融合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分段函数中引入生活用电的阶梯收费案例,融合节约用电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调查,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中,融入整体与局部的内容,与人生的“高谷”和“低谷”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暂时的,培养学生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高中数学中还有很多主题与思政教育相关,教师要善于发现,积极挖掘育人元素。

2.结合数学例题问题,适当融合思政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例题和探究问题,其中包含着很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数学例题与问题,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适当挖掘和拓展育人资源,以此可以有效实施思政教育。例题讲解与问题探究之余,适当融入一些思政教育,点缀在数学课堂上,不仅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的《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课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问题1、问题3、问题4,结合其中思政教育资源,适当进行挖掘与拓展延伸,这样可以有效实施思政教育。在问题1中,要求的是高速列车行进的路程S与运行时间t的对应关系,在讲解这个内容时,教师引入“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稳居世界第一”的资料,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基建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在问题3中,结合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图,引入一点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对国家发展、个人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应当注重保护环境,形成环保观念。在问题4中,结合我国某省城镇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从系数逐步降低的变化趋势,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感受衣食住行娱的变化,形成浓浓的自豪之情。抛物线相关知识教学中,还有赵州桥拱顶距离水面高度的问题,结合这个杰出建筑设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此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无形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领会其中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

3.解答数学难题过程,培养追求真理品质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与知识难度上都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观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答高中数学问题时,学生需要结合已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分析题目内容,在仔细观察、精准判断、逻辑推理中,才能更好地解答问题,形成精密和准确的数学思维与坚持不懈的态度。解答数学综合题时,一般分为审题、推理、论证、验证等环节,教师要进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认真、

细心、理性解答数学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

例如2020年全国一卷中,有这样一道概率题:甲、乙、丙三名学生参加羽毛球比赛,预定赛制是: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次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获胜方与轮空者一同参与下一场比赛,负方下一场轮空,直到一人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个人继续比赛,指导其中一人淘汰,另一人获得最后胜利;经过抽签,甲和乙首先参加比赛,丙是轮空者,设每场比赛的双方获胜概率是1/2。问题是:求甲连胜4场概率;求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求丙最后获胜的概率。在此题中,第一问通过“P=(1/2)4=1/16”解答得出,其余两位需要分为多种情景或者状态,求得结果都是9/32的概率。解本题需要细心,罗列各类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品格。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还要有效渗透思政教育。通过加强数学章节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联系,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拓展思政教育资源,渗透德育思想教育,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良好的道德品格,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28):174

[2]刘建瑛.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J].天津教育,2021,(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