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实践

吴秋霞

金堂县栖贤学校 610400

摘要: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行着。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根本上来看,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对人进行培养,老师不仅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转换教学理念与方式。教学理念的革新必然会带动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探寻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创建高效课堂成为老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数学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初中数学老师要有所认知,予以重视,注重培育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数学化思想便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实现该培育目标。本篇文章以此为话题展开分析与研讨,希望可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教育;实践

1 数学化思想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主要的教育效能就是开拓思维。在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行的过程中,各种新型授课理念相继而出,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数学化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将此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丰富授课形式,带领学生深入化学习,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学以致用。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对于老师而言,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水平,而且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足以可见,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对此,初中数学老师要正确意识到这一点,加以落实。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初中教学依旧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只是一种畅想,很难实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无非以下两个:第一,人口数量多;第二,教学资源匮乏,其实就是指师资力量不足。在大班体制下,老师需要兼顾众多学生,所以多采用一刀切,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不够吃”。老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像是老师一言堂,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老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机械性地记录老师讲解的内容。这种教学氛围比较枯燥,甚至会有些乏味,再加上知识难度大,学生很难理解,以至于容易溜号,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学效率与质量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后果不堪设想。

3 加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转化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对于初中数学老师而言,想要将数学化思想贯穿落实于数学教学中,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辅助与支持。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转换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与前提。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友好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前导入环节,老师可以提出带有趣味性的知识问题,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表达出来,提高参与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解析知识过程的快乐,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效率与质量必然会有所提升。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在新课改的作用下,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是课堂上的主人翁,老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的很明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从而终生受益,实现全面发展。数学思想是一个大的概念,由多种思想组合而成,常见的有划归思想、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等,上述思想融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以一元一次方程解题为例,可以使用换元法进行求解。这就需要老师明确数字化思想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融入到教学计划与目的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提炼数学化思想。

3.3 多元化风格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想法不一,能力不同,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意识到这种差异,并且尊重差异。以学生的接收问题程度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模式,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风格,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是其通往更高层次学识的桥梁,学习内容变得复杂,难度也在随之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应用数学化思想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发展,从而积极探索,高效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考虑学生自身因素,身心发展特点、兴趣爱好等统统都要考虑在内,多元化开展教学活动,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喜爱之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实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兆正.经历数学化:从“数学生活化”到“生活数学化”的数学回归与超越[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2).

[2]雷元明“去数学化”与“纯数学化”的几个问题[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