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的策略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3

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的策略与方法

曹海红

天津市武清区教师发展中心,天津  301700

摘要:在“双减”政策颁布的大背景下,分析课后托管服务的现存问题,制定课后服务课程化的基本原则,通过夯实基础课程、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等有效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课后服务;课程;原则;策略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商业化、资本化、内卷化倾向,基于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题海战术”愈演愈烈,校外培训“变本加厉”等现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1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工作是党领导新时代教育回归教育本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9月2日,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各学校应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把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因材施教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分年级、分层次设置课后服务“项目菜单”,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意见》向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即“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积极开展各种课后育人实践活动,构建‘课上+课后’相互衔接、有效拓展的教育良好生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的“双减”宗旨。

天津市各学校坚持质量先行,千方百计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精心设计课后服务菜单,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100%全覆盖,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5%,教师参与率达到96%,学生及家长参加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冲动进一步减轻,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我们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课后服务已经得到了绝大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但就区域内的课后托管服务调查研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后托管服务现存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未成体系

“双减”背景下的新型课后服务模式实施时间并不长,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的供给主要依赖已有课程的“存量”,内容较为单一,结构化不强,未形成体系。

首先是课后服务课程自身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架构,作业指导与素质拓展活动等内容之间时间如何分配,内容如何协调;素质拓展活动的各领域之间如何设置,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次是缺少整体的课程目标计划,对课后服务的育人方向和服务理念不甚清晰,不能与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形成呼应,导致课后服务课程与常规课程割裂为“两张皮”。再次,课后服务课程缺乏梯度设计,无法兼顾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没有形成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课程通道,课程开设存在碎片化、随意化问题。

(二)课程实施不够规范

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初中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有名无实,素质拓展活动上自习、课后服务全程进行作业辅导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课程化实施还需进一步规范。

首先是课程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资源等)不完善,同时如何区别于常规课程,避免以学科课程形态呈现,还需进一步加强设计与审议。其次是课程安排无序,一方面是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学生作业时间,素质拓展活动时间如何协调需要进一步精准把握。另一方面是学校资源的合理安排问题,针对课后服务阶段开设的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场地、设施设备的同步配套资源仍需进行测算并优化安排。再次是课程样态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课后服务应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打破班级授课、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最后是课后服务不重视课程评价建设,评价随意化、简单化、评价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对评价数据的处理运用尚显不足,有待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三)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在课程内容方面,课后服务定定位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服务应体现在语言与人文、艺术与审美、实践与活动等多个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类型中。

课后服务时长周一到周五每天约2小时,按每课时40-45分钟计算,相当于每天多了三节课,这就需要学校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目前调研的课后服务指导意见中,“作业辅导”无一例外地位居内容之首,课后服务课程至多扩展至“自主阅读”“观看影片”“诗歌朗诵”等。兴趣类活动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后服务内容单一或交叉重叠,与学生多样化、选择性的学习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课后服务的“课程化”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和落实国家课后服务政策、提升课后服务品质的必要环节。可以说,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课后服务的优劣,那么如何科学、规范地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二、课后服务课程化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根本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清晰的育人目标是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课后服务课程化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以生长为目标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后服务课程化就是要满足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由低到高一共有三个方面:第一,求知需要;第二,美的需要;最终目标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实现课后服务课程化,师生共同在探究中发展,在活动中生长,也在不断的去实现求知需要和美的需要,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前提。

(三)以学科为支点

课后服务课程化要充分考虑学科与活动的兼容性,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性特点。比如语文学科课后服务课程就要以语文学科为支点,天津地域文化课程,并不是单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欣赏,也不是简单的民俗文化介绍,更不是历史名人的回顾,而是以语文学科为支点,立足教材进行天津地域文化的挖掘,将天津地域文化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而非生搬硬套。

课后服务课程作为学校整体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课程相辅相成,二者各司其职发挥学校课程育人合力,是课后服务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需要立足服务需求,明确课后服务的育人目标,构建层次清晰、覆盖全面、指向明确的课程结构体系,积极探索初中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实施策略与方法。

三、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实施策略与方法

(一)夯实基础课程,提升作业质量

1.抓住着力点,开展作业“三服务”

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是课后服务基础课程的根本任务,但作业的目的本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内化所学知识,因此不能用教师的统一讲授替代学生的个性作业。学校可以在基础服务课程中重点开展作业“三服务”。一是自主作业服务: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比如结合语文、英语学科对书写的较高要求,可着重对学生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等进行指导服务;二是个别答疑服务:对于个别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开展辅导答疑,以夯实其基础,激发其兴趣,优化其学习方法。三是小组辅导服务: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作业后为他们适当布置拓展作业,并进行小组辅导,以开发这部分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1. 明确支撑点,设立作业协调员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初中生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因此可以发挥学科融合课程的优势,将相关学科有机结合,统筹作业管理,教师可以设立作业“协调员。协调员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协调各科教师的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保证作业量适中,作业内容统筹整合,二是做好作业监督,提醒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向教师提问,提醒教师为提早完成作业的学生提供“加餐”。

  1. 把握增长点,推行作业激励制

为强化基础作业的完成效率和质量,教师可推行作业“激励制”,制定完善的课后服务作业奖励机制,根据学生完成的量和质,可予以口头表扬、班优加分,积分兑换奖品等激励措施,对于既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又能挑战拓展作业的学生进行双重奖励,从而提升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提高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效性。

(二)注重序列进阶,建构学习任务群

课后服务课程从性质、功能上看,虽有别于课内常规课程,但作为课内常规课程的重要延伸和拓展,于学生而言,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学习连续体,因此课后服务课程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整体规划、一体设计。

从课程结构看,要注重义务教育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式,促成课后服务课程设置的整体化。以语文学科为例:《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首次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其中“六大学习任务群”分学段螺旋建构,课程内容更加系统。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一种清晰化、集中的表达方式来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设定一个情境或典型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课后托管服务课程。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要按照课程主题,循序渐进设计课程内容,完整呈现服务课程的序列体系,避免片面化、零散化、碎片化。

(三)开发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实施

由于课后托管服务课程的特殊性,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学校的图书室、多功能教室、社团活动室,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周边社区、实践活动基地等;当地的特殊气候资源、人文资源、地质资源等;以及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长等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作为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课后服务课程的指导教师有敏锐的课程意识。为了便于学校及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选择,提高其课程开发意识,学校要建立课程资源开发框架,可以围绕“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关系维度,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开发。

此外,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据此,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学习语文,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和情趣,并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帮助学生有效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知名人士、领导、学者,如了解私人企业家的奋斗历程,聆听下岗工人的心声等,使之感受生活,丰富人生阅历。课后服务课程的资源只有贴近学生的真实世界,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才会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学生才会倾注热情,课程的实施也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四)变革学习方式,注重综合实践

课后服务课程应凸显实践性的特征,引导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积累和运用。因此,课后服务课程的实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追求促进核心素养的任务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在思考、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学习空间,提髙学习能力。

课后服务课程可采用项目式、问题式、探究式、启发式学习等形式,努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建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

(五)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活动形式

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构建多元立体的课后服务课程内容,努力构建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化建设与实施的双系统结构,双系统相辅相成,力争构架起具有天津特色的课后托管服务课程体系。

1.综合类课后托管服务课程

这类课程是为了践行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管理、特色办学的实际需要而创设的课程。具体有四个研究维度:

基础类课程: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程。

综合实践类课程:将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等整合的课程。

特色办学课程:践行办学理念,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课程。

文化自信课程: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防教育进校园、传统文化课程。

2.学科类课后托管服务课程

这类课程一般都是依据学生差异化学习需要,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基础需要、拓展需要、学术需要、专业化发展需要而创设的课程。具体有五个研究维度:

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重在夯实基础的课程。如:国家课程的高水平实施。

学科拓展类课程:面向分层,开阔视野的课程。如,趣味数学课程、蜡染课程等。

专题研究类课程:满足学生个体兴趣和个性化研究需求、促进学业深度发展的课程。如:走进神秘的电子世界课程、天文观察与太空奥秘课程等。

特长生培养课程:满足学生专业化发展,成就某领域卓越,助力生涯发展愿景的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生物科技与创新课程等。

跨学科融合类课程:为了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跨学科融合育人课程的作用,通过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以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六)完善评价体系,推进课程实施

1.建立课程审议制度

课程审议制度是由教师、课程专家、学校管理层、家长、学生等构成的审议团体按照特定的程序对学校应淘汰什么课程、开设什么课程以及如何开设的初步认定。通过审议制度的建立保持课后服务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淘汰水课,孵化金课”,促进课后服务课程及时更新,维护良好的课后服务生态。

2.监测课后服务课程实施

课后服务课程实施监测是对反映课后服务实施效果相关指标的收集和评估,包括课后服务课程方案、教师课程设计方案质量,课堂教学观察、学生与家长满意度等,通过过程监督提供及时反馈,实现课后服务质量动态管理。

3.注重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课后服务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校可以将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导评以及家校协同评价,将单一的纸笔考试方式转变为表现性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断推进课后服务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课后服务的主体从社会回归学校,课后服务的内涵已不再是简单低效的托管看护,而是立足学生个性化、综合化、立体化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之举,因此,“课程化”是高品质课后服务的必然走向,学校和教师只有紧扣学科特点,夯实基础课程、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使课后服务精益求精,有效推进课后服务课程化,保证“双减”政策掷地有声、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