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融合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探析

汤钰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摘要】随班就读教育模式是对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随班就读教育模式在教学中难度大,教学方法特殊。教师不仅要进行学科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本文主要研究了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的融合教育,指出在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的融合教育要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特殊学生树立信心,传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下中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的水平,改善当前的融合教育困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模式;融合教育;现状;策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社会各界也对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模式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建议和有效措施。在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下开展小学数学融合教育,要注意改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我们不应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自信和幸福,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存在,充分融入学校的教学体系,更好地投入学习。

一、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现状分析

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下的融合是指对智力低下、残疾等身体和心理方面有一定疾病学生的教育。随班就读融合教育模式不仅是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模式,而且老师要用特殊的教育策略来帮助特殊的学生不断进步。在随班就读班级教育模式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快乐、自由地成长。而从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过于肤浅

在小学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教师对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使用的教材没有深入了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理解肤浅等问题,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不能深入研究教材体系中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只停留在板书教学阶段,教师也会因为过于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而盲目降低教学要求。一些教师按照普通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为了因材施教,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教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了解不够

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主要是特殊儿童,他们的智力有缺陷,与他们交流会有一些障碍,因此他们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各种生理、心理问题的影响不会有效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会造成思维混乱。此外,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与学生沟通存在障碍,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数学教学无法有效开展。

3.教学目标分析不到位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班就读教育模式的教学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同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确立了新的教学目标。然而,从事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并不深刻,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阶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传授和情感交流,不了解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导致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对知识缺乏满足感,也不会让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

二、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随班就读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应积极建立随班就读课堂教育模式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优秀随班就读课堂教育模式下的老师。在实施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加强沟通。

1.经常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内心深处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他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缺乏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差。现在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真诚地对待这些学生。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会与普通生存在一定差距。他们经常受到同龄儿童的欺负,因此他们缺乏上学的信心和勇气。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融合教育中应该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以宽容的心理解和接受他们,积极与学生沟通。如果老师真的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真诚善良的心对待特殊学生,那么特殊的孩子就会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和幸福,使他们从脆弱走向坚强,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消极走向积极。例如,当面对特殊学生成绩下降时,教师应该用语言或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安慰和关心,询问他们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并希望下一次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2.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融合教育效果

教师应改变学生长期被动学习的状态,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举一反三,避免学生机械学习。特殊学生往往只能模仿,不会理解创新和变化。所以,在融合教育中,改进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非常重要。

(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出初步判断并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不断适应。在学习之初,教师应严格提出预习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明确预习要点,掌握预习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疑问,以便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集中时间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引导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

高效倾听是一种视听感受,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老师的语言,但他们可以通过老师特殊的教学方法获得知识,这也是一种思维节奏。在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学生们讲析教师倾听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强调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激活思维,拓展思路。

(3)指导学生课后高效完成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强调独立完成作业,忽视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相互交流。由于随班就读教育模式的教学特点,面对特殊人群,教师在必要时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作业前阅读书籍,在合作和交流前独立探索。这不仅能提高特殊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特殊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寓教于乐

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信任教师,安心学习。在课堂上,他们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增加游戏中的交流,同时吸引特殊学生回答问题,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他们的自信。

例如,在教学“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训练项目和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填写相应的计量单位,比如橡皮的面积、课桌的高度、黑板的长度和宽度……

(5)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在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帮助特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图形,允许学生借助计算机来来绘制和观察各种平面图形。课后,老师还可以向学生发送微视频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总结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观看计量单位转换的总结视频和与乘法口诀相结合的歌曲。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交流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班就读的特殊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模式不仅符合社会的要求,也符合特殊儿童求知心理。教师应认真负责,抓住机遇,采取有效的融合教育方法,使特殊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志荣.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

[2]刘海平.随班就读教育模式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