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导学的初中语文差异课堂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基于微课导学的初中语文差异课堂建构

曹克阔

盐城景山中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2010年微课在我国的兴起,由北京教育技术研究院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基础教育界新理念》中提出的“微时代”,它主要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为传播手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本文将基于微课导学的初中语文差异课堂建构的探索为研究背景,对初中语文的差异化课堂建构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和实施策略等内容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课导学;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初中教育;差异课堂;课堂构建

引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使得“微时代”已经到来。在教育领域,“微”是指以短小的视频或文字为载体,以微型化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并能通过移动终端或其他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而非教师的讲解,或是简单地教授知识。所以,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让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成为了新课标的重要任务。

一、微课导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的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1)在语文的课程内容方面,对语文知识的讲解过于简单,没有针对性;(2)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性,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必须要加强对微课导学的利用和开发,使其能够真正地融入到学习的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此外,还应该注重对多媒体的使用和制作,使其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カ并激发出更大的兴趣点,进而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

二、微课导学在初中语文差异课堂中的应用要求

(一)微课导学应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在课堂上,要注重关键,以点带面,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而微课导学的主要特点就是“精深、形象、易理解”,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该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启发。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结构错综复杂,内容略有难度,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微课的资源与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其次,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从接受式到主动思考的过渡时期,此时正是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关键期,而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教师及时地鼓励与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微课导学中来,并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的氛围当中。

(二)微课导学应注重与情景化教学相结合

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复杂的、抽象的和具体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语文框架,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与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融入到情境之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微课导学中,可以将“教”与“学”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为主动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新知迁移到新的领域当中,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还让学生在课堂气氛上更加放松,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

三、微课导学在初中语文差异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微课的应用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通过对学生不同的知识点的讲解和补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以及学习的目标与方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重点、难点等,并将其与其他的课程进行整合,以达到提升课堂的整体效果的目的。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把生动、具体的教育内容做成录像,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

例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时,希望能让学生体会到济南的雪、济南的山、济南的水。但在教学过程中,单凭教师的口述难以反映济南冬季的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备好的视频影像,通过放映有关济南冬季的短片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深沉和热情,并通过对作品进行深度地剖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阔视野,加深对语言的认识。

(二)运用微课明确教学重点

目前,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展示,而没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因此导致了很多同学不愿意对教师的授课内容产生浓厚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明确,没有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导致了教学效果的降低以及资源的浪费等等。因此需要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对策。而利用微课可以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司马迁的《陈涉世家》时,教师通过微课引导学生疏通文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运用微课有效地将课文内容通过更为直观的图画、视频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让学生把握陈胜、吴广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来表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背景,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整个过程充满趣味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三)运用微课开展课程导学

微课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初中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从而促进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使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在课堂上,通过对不同的文章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作者的情感态度的体会;同时,利用微课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让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共同完成课题。教师还要重视对教材的分析与总结,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最后,还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增强可操作性。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在课堂上,教师按照教材的要求,在课堂上设定几个问题,以便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从而了解课文的具体情况。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在教学中将论文按照“盼春一绘春一颂春”的思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播放关于“春”的视频影像,通过微课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细腻展现春天的“新、美、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将微课的应用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温敏, 王恒波. 基于微课导学的初中语文差异课堂建构[J]. 语文建设, 2022(5):3.

[2] 魏翔.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文渊(高中版), 2021(5):129-129.

[3] 戚玲玲. "导学案"转角遇"微课"——微课在语文导学案教学中的应用案例[J].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14(11):2.

[4] 黄学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 文渊(高中版), 2021(6):0043-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