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1
/ 2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章继美

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62001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实施,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符合现代小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小学数学教师应着手于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进行全方面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提高小学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明显发展,对于小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有重要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应用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让小学生经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探究的学习过程,才会更好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时,也会让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探究能力是小学学生具备的一项能力,教师只能在教学将数学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就需要自己不断的探索。小学数学是最基础也是做简单的,它是今后学生在生活中生存的关键。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以此提升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学会举一反三,以实践的方法去检验真理,在不断的探究发现中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索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无法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和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刻意的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让他们能够充分的理解科学含义,在学习中不断的开阔思维。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自主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做到彻底的转变。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够保证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以掌握数学知识为结果进行教学。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而非只注重其学习结果,才能夠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容积单位"时,教师可以准备体积适量的容器,其中包括带有500毫升刻度的烧杯、1升刻度的水杯以及容积为1立方分米大的容器,从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毫升、升、立方分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组动手试验,将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大小的容器中能够将其装满,而500毫升的水则需要倒两次才能装满1立方分米大小的容器,同时将其倒入1升的容器中也需要倒两次,由此可以让学生自主得出“1L=1000毫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从而更主观的增进学生的知识学习理解。

(二)通过情境化方法让进行自主研究

小学生在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往往无法有效的融入的课堂和知识当中,从而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教学的方式缺乏一定的引导性,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体会到知识的精髓,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创建情境的方式教学,模拟出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情景,引导小学生更高效的展开自主学习。在展开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提前进入到实际当中,然后先为学生教授理论知识,以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依据,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活动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使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完全自主的在活动中反复练习和研究教师教的知识,既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锻炼实际使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小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在进行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情境活动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真实的生活情境,如"学校图书馆要进行对书籍进行分类处理",然后让学生作为"图书馆管理员"展开书籍类型的统计,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几类书籍,同时将书本的数量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活动的方法,练习扇形统计图,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并且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获得提高。

(三)开展数学实践降低数学抽象性

小学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的较强的兴趣导向,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量关系类知识的时候往往个人学习成效有限,但是在学习图形类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具有很高的学习成效。这是因为图形类的知识比较直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那么就具有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课程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导向,以实践活动内容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学习"圆柱"时,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可以应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柱的实体,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圆柱模型进行观察,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圆柱的特点进行总结。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观察和总结之后,教师将圆柱体事物放到讲台课桌后面,让学生在视线内没有圆柱体实物的情况下,根据刚才的回忆在脑海中建立关于圆柱体的图像,并对照着之前总结出的圆柱体特征进行比对,之后将脑海中的圆柱体划到纸上。在进行完观察、归纳、总结以及与纸面上再现圆柱体的过程,学生已经通过探究的过程基本上掌握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接下来再按照教材学习圆柱体的体积和面积计算的时候会更加容易,既提升了圆柱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在他们的脑海中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雏形,这对于后续学习大有裨益。

(四)教学反馈完善核心素养

教学反馈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状况做好充分调研,让教师明确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良,让教学变得和学生需求更为适应,这和核心素养强调的生本教学非常符合。教师要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及时向教师反馈不懂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学习"圆"知识后,教师利用自己提问、学生主动提问等途径,便能了解到一些学生分不清直径半径的问题。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不仅是因为直径半径本身容易混淆,也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更为有效、具象,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方式完成教学,让教学中的问题得以改善,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而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圆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完善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构建多样化小学数学课程,并组织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感知数量关系、理解数学内容、发展数学思维,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在数学课程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美华.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培育策略[D].2020

[2] 赵军.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D].2020

[3] 徐彩云.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新课程.2020,(25).30-31.

[4] 马惠惠.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方法初探[D].2021

[5] 毛晓强.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析[J].中外交流.202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