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思考

李爱群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洛安小学713413

【摘要】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是提高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外作业的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并在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上进行协作探索,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思维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思考

前言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年龄尚小、知识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更要加强指导,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在数学教学中,家庭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从现实出发,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设计出富有成效的作业,从而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就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一、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作用

一方面,设计数学探究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探究、推理、实践解决问题,学生的整个数学思维得到充分锻炼,这一过程也可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进而逐步获得高阶思维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性作业设计,有助于有效衔接课堂和课后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数学学习的提质增效。小学生容易对特别的事物感兴趣,数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从作业设计入手,借助探究性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在探究过程中积累知识、经验,锻炼数学能力,强化探究性思维。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方案

(一)合理结合教学目标

课后作业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优化学习效果,增强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必须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课后作业能够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探究,从而巩固课堂所学,在不断思考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增长与提升。

(二)重视教学的拓展延伸

探究性作业不仅可以出自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出自问题的探究过程,如教师可以尝试出一些题让学生去探究面积计算的过程,不要一味地追求结果,在思考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得到长足进步与发展,在看到思维的这一特性后,教师可以在设计作业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作业难度。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不要一味地着眼于基础内容,要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性和拓展性,进而促使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强化与发展。

(三)作业形式灵活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不断获得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作业设计环节不断创新形式,灵活运用方法,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以提升与发展,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新颖的方式,选择适当时间合理布置作业,加强师生互动,创造出全新的师生交流方式,从而为探究性作业的完成做好铺垫。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想要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前提就是增强作业形式的丰富性、新颖性。对此,教师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比如钉钉、微信等平台,采用此类方式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进而自主参与到作业探究中。

(五)合理设计实践探究性作业

在设计探究性作业时,教师不一定要局限在书面作业中,也可以引入其他方式,如设计实践性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对于探究性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教师应当明确的是,必须以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为核心,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减负增效政策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控制作业量的同时,要保证质量,使作业题目真正意义上达到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作业探究性设计的不足之处

(一)课外作业缺乏高度重视

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关注课外教学,所以很少关注课外作业设计,即便是有也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并未发挥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虽然课内作业能够做到合理安排,但教师缺乏对课外作业的研究,课外探究性作业设计过于单调,存在形式化、模式化等现象,导致学生缺乏作业探究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设计过于模式化

目前,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关注课外教学,所以很少关注课外作业设计,即便是有也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并未发挥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很多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不是课后题就是练习册,这类作业题目往往缺乏趣味性,探究性低,久而久之,学生处于这种模式化的作业题目中,很难形成自主思考、探究意识,更谈不上思维锻炼和提升。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关注课外教学,所以很少关注课外作业设计,即便是有也带有一定的应试色彩,并未发挥激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作业设计未能体现出分层性

要知道,接受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式差异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若是教师在设计探究性作业的过程中,按照统一标准设计,会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难以在自身领域内使能力得到提升,仅仅是机械式、重复性完成作业任务,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数学作业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深化巩固所学知识,全面提高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并切实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学生也要积极配合,自主参与完成探究性作业,从而更好地感受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光兰.浅探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有效设计[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5):88.

[2]郑毓信."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学习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2(3):4-8.

[3]接章.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设计与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