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性发展家园共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谈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社会性发展家园共育策略

朱迪

保定市新华幼儿园  河北保定  017000

幼小衔接一直是学前教育比较热门和重视的教育研究重点,是幼儿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和考验,也是被家长所关注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因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不尽相同,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重大的意义。

因近期跟随园内教研组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课题研究,我们针对本市各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8%的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最重要的是知识积累方面。有16%的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较重要。有4%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在幼小衔接过程是相对重要的。还有2%的家长比较侧重孩子的身体健康,认为需要进行适宜的运动去增强体质以及需要关注幼儿其他需求等等。

那么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环境,及时的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锻炼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一、提高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因处在防控疫情的大环境里,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不能进园。我们班又是小班刚入园的幼儿,他们来园后需要自己脱衣服、换小白鞋、整理书包、放置杯子毛巾。起初,这些原本都是家长代办的任务此刻显得格外棘手、状况百出。“老师,我的衣服脱不下来”、“老师,我找不到我的鞋子”、“老师,有人把小杯子放到我的小格子里了”……熟悉的话语每天充斥在我的耳旁,不仅徒增了我们的工作量也使得孩子们对来园有了抵触心理。在我们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并且把来园后任务流程编成儿歌,把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交给孩子们后,一片慌乱的场面渐渐变得井井有条。

我们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原本以为小年龄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当大人适当的“放手”时,能帮助孩子更快的成长。于是我们协同家长朋友,无论在园还是在家,都给予了孩子更多的自我服务空间,自主取餐、饭后收拾餐桌、自己铺床、自己整理被褥、遇到困难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等等。

后来我们还引导孩子设置了“值日生”,每天整理自己小组的玩具和学具,比一比哪一组的地面最整洁,比一比哪一组的值日生做的最出色。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们的独立性大大提高。

当孩子获得独立能力上的发展时,减少了对父母对老师的依赖性,有利于他们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更有益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任务意识的培养

很多孩子在步入小学初期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情绪变得沮丧,害怕。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任务意识。具体表现为不能记录当天作业、不能自主进行预习和复习、没有检验自己的作业的习惯等等。

在新生家长会当天,我和家长们就约定每天要让孩子完成一项小任务,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任务可以是“自己清洗小毛巾”、“读一本绘本故事”、“和父母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等等。从“短时间任务“到“长时间任务”过渡,从“”给孩子规定任务”慢慢过渡到“孩子自主安排任务”。并且引导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任务达成情况,小班年龄时可以请父母绘画孩子做记号的方式、中大班年龄时可以请孩子自己绘画或写文字。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邀请他们跟父母或者同伴分享自己的任务达成情况,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有了任务意识,提高了任务完成率、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三、提高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际能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程程的小男孩,新生家长会的那天,程程的妈妈告诉我说程程来园需要带一个从小有个形影不离的小兔子玩偶,没有这个玩偶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本来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很多孩子依赖玩偶是对父母依赖的一种情感转移,逐渐当他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就能放下玩偶了。但是真正开学以后我们发现,程程对于这个玩偶的依赖程度大大的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经常会想尽办法鼓励他放下玩偶,但都是无效的,他无时无刻的,就像要把这个玩偶黏在身上一样,白色的兔子变成了灰色,毛的手感也不再柔软,在我看来对于这只兔子玩偶也像是一种折磨。有一次程程在午睡小便时把小兔子抱进卫生间,不小心弄湿了小兔子玩偶的绒毛,安静的教室立刻传出了他响亮的嚎哭声,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老师帮他清洗了小兔子,又有一次小兔子的一条手臂被他弄坏了,又是老师放下手上的工作帮他缝好玩偶才安抚住了他的情绪。因为依赖这只兔子玩偶,程程不愿配合老师晨间点名环节,每次点到他的名字他都不予回应,在班里也没有好朋友,当有同伴碰到他的小兔子、不小心坐了他的小椅子,或者拿了他想拿的勺子,他就会变得暴躁,崩溃大哭。个别小朋友看到他可以带小兔子上幼儿园回家吵着自己也要带小兔子来园。

通过再次跟程程妈妈交流,我得知程程是家里的二胎,因为妈妈经常需要辅导姐姐做家庭作业,练习大提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程程。程程从小是在奶奶的呵护下成长的,奶奶对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很多时候程程还没开口或者用手一指,奶奶就把想要的东西送到面前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着小兔子和奶奶在家玩过家家的游戏,很少出去接触同年龄的伙伴,偶尔下楼玩时遇到熟人或者邻居,程程都极力的躲在家长身后,表情冷漠,从不愿意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程程妈妈对程程的这种表现也很无奈,但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我对程程平日的观察,程程是不排斥来幼儿园的,并且非常有个人荣誉感,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于是我和程程妈妈坐下来商量改变程程的对策,作为老师,我们会给予程程更多情感关注。作为家长,我建议程程妈妈多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陪伴程程,引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朝更广泛的方向发展。程程的父母非常赞同我的建议,并且愿意积极配合。通过努力程程逐渐与同伴有了互动,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通过改变程程的这件事,我认为当孩子出现不稳定情绪,不能积极调整自己对人、对事、对集体的态度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家园携手的方式及时给予关注和正确的引导。

为了让幼儿更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关注细节教育,抓住每一次自然教育机会。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把社会性适应能力融入到幼小衔接的各项工作中,从而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