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与实践

王海霞

新疆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八团中学  833207

摘要: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个人素养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基层教师的行动直接关乎“双减”工作的落实程度,为了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提升教学质量,应通过设置正确的目标、掌握合适的方法,体现出“双减”的教育理念,达到变革的目标。在如今的“双减”政策下,他们可以依照个人兴趣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在平时要放松学习,而是要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高效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

引言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道德素养的一项关键途径。在新课改影响下,这一课程有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也就是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综合化发展。因此,作业设计依然是其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内容,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巩固知识、强化认知的必然选择。通过合理设计作业,不但能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化学习,还能引导教师展开高效教学,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贯彻教学理念,最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1、“双减”政策的内涵和意义

1.1“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主要包括针对校外机构的“三限”“三严”和针对校内教育的“三管”“三提”两部分,其在约束校外机构的同时,对校内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秩序、考试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作业水平、课后服务水平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从而让学校真正能够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实现进步的乐园。

1.2“双减”政策的意义

实施“双减”政策可以让教育返璞归真,意义重大。就学生个人而言,“双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就学生家长而言,“双减”有助于家长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就学校和社会而言,“双减”有助于改变大众认知,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

2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践的策略

2.1提升课程趣味,促使学生轻松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就必须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采用情感导入的方式,促使学生将个人情感与文本内容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融入得更彻底。在情感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的方式,用情感取胜,用意境烘托,让学生迅速投入到文本中进行学习,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便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谜语,让学生以猜谜语的形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它是什么。有厚也有薄,有字也有图,知识里面藏,越看越爱读。”其次,在教师给出谜语后,学生结合谜面,很容易联想到书籍,便肯快给出了“书籍”这个答案。最后,在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购买的各种书籍,如绘本、故事书、典籍等,并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以此在轻松阅读的学习氛围中引入正式课程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关键,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并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从而改变已有认知。

2.2联通生活,优化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学内容要想真正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要将课内所学理论对接学生日常行为,指导学生有效实践,促进学生巩固内化。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拓展一些主题讨论内容,更要联通生活,指引学生积极实践,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品德形成、行为转变。以学生所学的内容为例,对接生活,就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睡眠记录表。让学生起床之后,将前一天的睡觉时间与早晨起床时间有效呈现,计算自己当天的睡眠时间,并将一周的睡眠时间进行持续记录。以时间记录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再比如有“我学习,我快乐”这样的内容对接生活,引领学生有效作业,就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植物或者是动物,学会去照顾它。以多肉植物为例,可以让学生采集多肉植物学习卡片,将多肉植物的名称、照片以及照顾多肉植物的方法有效呈现。让学生每周用尺子量一量多肉植物的高度,数一数多肉植物的叶片,形成鲜活记录表,体会照顾植物的快乐。联通生活,设计作业,让学习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教与学的提质增效。通过作业实践过程,提高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认知,对接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作业的可操作性显著增强,学生作业的兴趣稳步增长。

2.3设计实践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必须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自主探索,加强生活体验。再加上社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只能够让学生在亲自体会之下进一步内化,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约束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当中应该特别重视起实践性,使学生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真正深入生活当中进行感受和体味,也使原本静态的知识内容可以在实践当中得到证实,由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另外,这类作业形式还能展现出“知行合一”的基本理念,在强化学生学习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例如在教授《师长情谊》中的“亲情之爱”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出一个让学生回家之后主动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作业,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父母的辛苦,在日常多体谅父母的不易。

结束语

以简单而有趣的课前作业,指引学生自主预习,加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又能够在评价中引领学生树立良好学习态度,养成及时预习的好习惯。作业设计在坚持学科逻辑的同时,更要关注生活逻辑,关注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实施跨学科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总之,教师要积极生动地优化作业设计、深人研读教材、深切关:注学姐,争取在“双减”的同时实现双增完成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潘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教书育人,2022(2):61-62.

[2]詹少华.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113-114.

[3]刘支进.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创新设计[J].新课程研究,202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