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红色文化素材  涵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巧用红色文化素材 涵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为例

吴佳丽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 )

摘要:本文以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为例,探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巧用红色文化素材,涵养学生学科素养,从而实现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增强道德与法治课铸魂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化不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更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而本文以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用红色文化素材,从而涵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巧用红色文化故事,培育政治认同

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华文化。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政治认同素养关乎学生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在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重要位置。然而增强政治认同并不是靠教师的空洞说教,而是需要运用真真切切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长期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真挚感人的事例和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红色文化故事承载的爱国情怀无疑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素材。教师选择讲好这些红色文化故事,就是将中华民族精神基因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灵魂和血脉之中。

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中教材设置了“传统节日知多少”这一活动,提到传统节日学生必然能想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恰逢长征胜利85周年,每逢中秋,阖家团圆,学生是否会想到八十多年前的长征路上,远离家乡的红军战士们曾度过了怎样的中秋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长征月”这一教学环节,并为学生讲述了“红军长征第一村福建省中复村八月十四过中秋”的故事。

“1934年9月23日正是中秋节,国民党军妄图借过节发起突然袭击,消灭红军。苏区政府获知消息后,与乡亲们相约八月十四过中秋,八月十五迎敌。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红军凭着步枪血战七天,为中央红军主力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就是著名的松毛岭保卫战,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英雄一去八十七载。如今,居住在松毛岭附近的人们依然延续着“八月十四过中秋”的习俗,长征路上的明月照亮前行的方向,照亮心中的信仰。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并引导学生思考

(1)“英雄一去八十七载,为什么居住在松毛岭附近的人们依然延续着‘八月十四过中秋’的习俗?”

(2)你知道当时人们心中的信仰是什么吗?这一信仰在长征路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第(1)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之所以延续“八月十四过中秋节”的习俗,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传统节日的范畴,是为了纪念当年的那场战斗,纪念为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辈们。从而激发学生铭记那段长征历史,感恩来之不易的生活,认同党的领导并明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第(2)问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信仰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理想信念的支撑,红军战士才能不怕艰难险阻,同仇敌忾,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红色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巧建红色信仰博物馆 ,培育科学精神

当下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复杂多变倾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正是科学精神素养的要求。在《凝聚价值追求》教学中,我以红色信仰博物馆为载体,设计了一场红色信仰博物馆之旅,提前发动学生去搜集革命时期烈士人物故事,并让学生成为博物馆讲解员。在第一展馆“星火燎原,探精神品格”中,学生动情讲述陈乔年、陈延年兄弟俩虽生于富裕家庭,却居安思危,心系革命,勤工俭学艰苦奋斗,最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追求民族独立而选择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一讲解不仅让很多学生不禁潸然泪下,同时引领学生感知革命斗争年代民族精神内涵。在第二展馆“致敬英模,感精神力量”中,选取了时代楷模陆军第八十三集团“红一连”的事迹,生动展现了革命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第三展馆“凝魂聚力,显中国价值”中,学生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讲解中一步步地感受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引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促进教育价值的内化。

建立红色信仰博物馆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人物事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中思考历史人物身上反映出来的精神品质,化抽象理论为鲜活事例。“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民族精神”?学生在思维碰撞过程中,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同时也令人动容的。比如有一名学生回答道:“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和平呢,是因为那些民族先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用性命换来的。而在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也有很多人为我们的国家默默去奋斗。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会成为国家的鲜活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要弘扬民族精神。”在他的回答里,我感受到了红色信仰的教育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复杂多样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恰恰是这节课希望学生能够达成的素养。

三、巧融红色实践活动,培育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素养,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思政课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红色基地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参与能力,从而培养青少年的公共参与素养。因此学习完《守望精神家园》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充分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拉近教材和生活的距离,达到思想升华和 道德内化的目的,我设计以下“红色文化之旅”课外实践作业:第一利用节假日参观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乌鲁木齐市中国工农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毛泽民故居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第二向同学推荐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物或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有同学推荐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时,提到“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不仅让我们更真切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还感受到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贞不渝的革命气节,我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弘扬革命传统,继承优良作风。”由此可见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智慧和道德养分,增强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公共参与成为学生成长和行为的自觉。

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用好红色文化素材,不仅能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成效,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姜曼.用好徽标资源 发展学科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9).

[2]张玉林.巧用地方资源 添彩思政课堂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5).

[3]周俊荣.讲好四史故事,让思政课更有内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9)

(作者:吴佳丽 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